回首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人社局工作成果丰硕。
全程参与长沙市人才新政22条的起草落地,创造了政策快速精准落地的“长沙速度”;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举办首届长沙对接省内51个贫困县劳务协作洽谈交流活动;长沙市就业局获评全国人社系统先进单位……
丰收的背后,凝聚了长沙市人社人的智慧与汗水。这一年,他们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宗旨,着力攻克改革难点、回应社会热点、打造工作亮点,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作出了应有贡献。
重视就业有强度
“工资我们挺满意的,还包吃包住,除了日常必要的开支,剩下的还可以寄回,补贴家用。”蓉园宾馆服务员许金艺说这番话时,眼角闪烁着泪光。这是开展劳务协作脱贫工作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名贫困劳动力的真情流露。
在劳务协作脱贫工作推进过程中,长沙市人社局四赴湘西,对湘西州的就业难问题开展调研,并制定解决措施。“要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长沙市人社局局长张白云说。
他们利用年初的“春风行动”专项招聘活动,组织招聘队伍赴湘西州各贫困县开展专项招聘。2017年,该局举办招聘会309场,提供就业岗位30.9万余个,进场求职者33.5万余人,累计新增就业人员23.06万人;成功举办首届长沙对接省内51个贫困县劳务协作洽谈交流活动,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开发网上劳务协作互动平台。
吸引人才有温度
“每次收到政府的租房和生活补贴都很开心,每月600元的补贴对我们这些刚毕业的人帮助很大。这样的政策让我在长沙很有归属感,也让我有被认可的感觉。”谢琰珂是长沙市第一位获得租房和生活补贴的高校毕业生。最初,他只是帮外地的朋友留意长沙人才新政,新政细则出台后,他发现原来自己也符合条件。
张白云表示,长沙市颁布的人才新政无论是在毕业年限还是学历上都体现了包容性。过去只有高层次人才才能享受的优惠政策,此次新的人才政策颁布后,各类人才都能享受到实惠,这体现了长沙市招才引智的决心。
据了解,长沙市颁布实施了人才新政22条,高效建成人才服务窗口、一体化人才服务智慧平台。他们聘请袁隆平等13位院士、专家为“长沙人才新政代言人”,开启了“人才新政双百进”活动,人才待遇实现当月申报、下月享受,创造了政策快速精准落地的“长沙速度”,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
促进和谐有力度
“被拖欠的工资拿到手了,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拿着长沙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为其追回的工资,在长沙市务工的农民工向某流下激动的泪水。2017年12月份,向某等11位农民工向长沙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投诉长沙市某物业管理公司拖欠工资合计11.6万元,支队接到投诉后多次走访该公司,反复与相关负责人沟通协调,最终在短时间内追回了工资。
长沙市人社局出台《关于建立长沙市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及配套办法,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沙市还实现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全覆盖,全市街道(乡镇)调解组织组建率达100%,50%以上的案件可以在基层调解组织处理。此外,长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加强与法院、工会、信访等部门联动,着力提升办案效能和办案质量,推进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建设,探索推出了行业调解分庭、特色调解模式。
保障民生有深度
长沙市是全国首批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城市之一。长沙市人社局认真落实工作部署,强力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已参保人员入库率、未参保人员登记率均为100%。
随着长沙市向“万亿GDP俱乐部”城市迈进,长沙市人社局根据国家政策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3连调,平均达到2304元。家住开福区的65岁企业退休人员肖老先生说:“我们两口子的养老金每年都增加,现在每月共有5000多元。”
长沙市出台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重新修订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特殊药品支付制度,为参保居民减少大病保险费用近2亿元。他们还进一步健全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制度,在14个方面实现突破和完善。(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