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你们秉公办案,我才能这么顺利拿到12万余元的工伤待遇。”前不久,来自河北省内丘县某企业的农民工赵某,在内丘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紧握院长李敏的手连连道谢。这是该县仲裁院服务群众赢得好评的一个缩影。
内丘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自2015年4月组建以来,从多个角度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2017年4月,内丘县仲裁院的标准化建设,使内丘县荣获河北省人社系统“标准化建设先进县”称号。
帮困解忧 开辟维权绿色通道
“没想到县仲裁院仅用9天时间,就让俺拿到该有的工伤待遇20余万元!”前不久,来自内丘县五郭店乡史村的李某到该县仲裁院寻求帮助。李某在邢台某机械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不慎被砸伤,被认定为八级伤残,停工留薪期8个月,因当事人双方沟通不当,他无法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得益于仲裁院为伤残人员开辟的维权绿色通道,经过调解,李某很快拿到了应得的赔偿。
近年来,为使劳动者维权有人管、快解决、出成效,内丘县仲裁院专门为困难群体等劳动者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在仲裁院信访接待室窗口,微笑招呼请坐、递上暖心热茶、耐心解答咨询、热心受理投诉。同时,他们通过建立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开庭和优先审结等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三化” 提升仲裁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建立一整套制度和一支专业化队伍作保障,以提升仲裁工作的公信力和整体素质。”内丘县人社局局长高甲申说。
内丘县全面规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各项工作。
他们强力推行依法办案制度化,从接待、立案、调解、审理、裁决、文书送达、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健全和完善了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服务制度、廉洁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统一的裁决标准来约束工作行为;实行服务流程公开化,在服务窗口张贴仲裁须知、服务指南、办事流程等相关信息,在争议受理立案前,由工作人员引导当事人认真查看,并为其讲解注意事项、仲裁流程和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
此外,该院除积极参加省、市仲裁培训外,还通过典型案例研讨、经典案件评析、组织模拟仲裁庭审等形式,增强仲裁队伍业务能力,实现仲裁队伍专业化。目前,该院共有专兼职仲裁人员13名,全县各乡镇、农村、社区、企业共配有兼职调解员360余人。
一案“四调” 活用法律力促和谐
2017年7月,姚某、徐某2人因所在的制衣公司拖欠工资及加班费以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申请仲裁。经仲裁员调查核实后,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宣讲,并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反复沟通和协调。该企业最终愉快地接受了调解意见,及时支付了所拖欠工资。
“我们通过多调解、少裁决,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等多种方法柔性处理劳动争议。”李敏介绍,该院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实施了一案“四调”方式,即开庭前调解、开庭中调解、开庭后调解、结案前再调解。仲裁院还摸索出“交心约谈法”“换位思考法”“利弊对比法”等多种方法,有效提高调解效率。
不仅如此,该县仲裁院还与人民调解组织、县司法部门对接,形成三方合力的大格局调解委员会,从而大大提高调解委员会的调处纠纷能力。
内丘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492起,其中:立案66起,结案率100%;案前调处案件426件,调解率达100%,为500余名劳动者依法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孙玉晖 程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