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新疆新源县“11144”工作机制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2018.01.23

近年来,新源县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建立“11144”工作机制,通过围绕1个稳定总目标、夯实1个组织保障、注重1个思想转变、强化建设4个服务体系、实现“4个到位”服务有效举措。

围绕1个稳定总目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选派劳务经纪人、政治思想坚定带头人负责跟踪管理,乡镇劳动保障站、所每月反馈本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动态,随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在确保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呈现出了良好态势基础上,强化维稳工作落实,做到新源县户籍劳动力赴内地全部掌握。

夯实1个保障基础。依托全县132名劳务经纪人和86名村队信息员。建立联系反馈机制。与赴疆内跨地区外出务工派出人员建立联系机制,每月反馈一次派出地劳务输出人员的基本情况;积极处理劳务纠纷,充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提供及时的法律援助和便利的法律服务;建立保障机制。

转变1个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平台、入户调查走访和参加劳务洽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内地企业招工信息、合同维权、优惠政策;同时大力推动阿尔善村先行向内地企业转移200名富余劳动力,树立典范,全力转变少数民族不愿外出的传统就业观念,变“要我输出”为“我要输出”,实现劳务输出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强化建设4个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实行劳务经纪人“培训+业绩”管理模式,实行优胜劣汰管理。二是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合作基地作用。积极与江苏等援疆省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接,委派专人到江苏扬州市摸清扬州企业用工需求,为开发岗位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强化技能培训工作开展。针对性开展“实用型”培训,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为向内地劳务输出提供技能保障。四是突出有组织转移工作重点。将向内地转移就业重点倾向劳务派遣机构,劳务经纪人,落实派遣机构、经纪人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对转移人员实行乡镇维稳办、派出所与劳动输出地派出所每月一对接,做到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动态。

实现4个管理到位。一是企业联系到位。与劳务输出合作基地所在城市的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明确工作地点、工作报酬及福利待遇;二是劳动备案到位。与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后,在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岗前培训到位。实行所在地和用工企业“双培训”工作机制,输出前,新源县对外输出劳动力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国语、民族团结等培训。同时在企业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四是管理到位。实行集体转移、有事报告制度,确保务工人员安全出行、安全工作、安全返回,增加收入。(李娜)

 

( 责编:lhj )
  • 劳动力转移
近年来,新源县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建立“11144”工作机制,通过围绕1个稳定总目标、夯实1个组织保障、注重1个思想转变、强化建设4个服务体系、实现“4个到位”服务有效举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