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右二)给农民工发放被拖欠的工资。
北京市朝阳区有30万用人单位、200万参保职工,对于劳动监察大队来说,规范企业用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9年前,刘斌调到劳动监察大队担任队长,开始从事这份有挑战的工作;9年后,他带领的朝阳区劳动监察大队成绩斐然。日前,他被人社部授予“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执法做到“一手托两家”
2016年,在朝阳区某工地,有2583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接到消息后,刘斌和监察员迅速赶往工地。刘斌和监察队员急群众之所急,在工地上一待就是5天5夜。在各级政府的通力配合下,及时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资6710万元,平均每名农民工领到了2.5万元的工资。
这是刘斌处理的众多案件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无论案件多么棘手,刘斌都能够沉稳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与他掌握的深厚的法律知识密不可分。
刘斌是法律专业出身,熟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这样,我们在执法时,才能做到‘一手托两家’,既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又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刘斌说。
刘斌不仅懂法,而且还会讲法。据了解,刘斌每周都给劳动保障监察员讲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由于刘斌能够将各个法条通过案例等形式,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讲解,监察员的执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创新工作机制永不止步
前些年,人社部开展工资拖欠综合治理专项统计调查。为了落实该项工作,刘斌创新工作机制,从制定计划、开展培训、实施问卷调查到专项统计、撰写报告,他全程跟进、全程参与,最后由他撰写的专项统计调查报告,得到了人社部和北京市人社局的表扬。
“刘斌在劳动监察工作中,十分注重创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朝阳区人社局副局长马景慧如此评价。
近年来,刘斌带领监察大队的干部职工,先后修改完善了《劳动监察协管员管理办法》《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办法》《量化考核办法》《接待投诉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等40多项规章制度。
刘斌不止步于制度建设。信息化时代,如何规范办案流程,刘斌一直在思索。为此,他多次走出去,请进来,借助集体智慧,成功推出了朝阳区劳动监察案件网上处理平台。目前,朝阳区劳动监察大队实现了案件处理网上统一派号,案件指定、处罚处理等执法流程的规范化。
一份有温度的事业
2017年,某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600多万元,涉及100多人。刘斌率队调查,协调各方寻找解决途径,前后跑了一个月,终于为农民工追回了工资。农民工张利说:“真是难为刘斌了,没有他,我们的工资也落实不了,他是我们劳动者的守护人。”
帮助劳动者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对于劳动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9年里,刘斌率队处理200多起案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近2.1亿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监察工作最能体现党的温暖和执法为民的情怀。能够守护朝阳区内的广大劳动者,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我的荣耀。”刘斌说。(公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