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近年来,三台县采取“333”工作模式,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发劳动者创新创业活力,成就创客们的创业梦想。2017年,全县发放创业补贴120余万元、申报创业担保贷款65万元,成就了33名高校毕业生、460余名返乡农民工创业梦想。
强化三种宣传方式,营造创业氛围。一是强化政策常规宣传。以广播、电视、手册、标语结合微信、网站等新兴媒体,对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宣传,在电视台开办“创客在路上”20期,发放《归来,一份来自家乡的创业邀请》、《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汇编》等宣传资料12万余份。二是强化典型跟踪宣传。积极联系电视台等媒体,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示范企业获得者王晓平、秦龙、胡勇等6位的创业事迹作跟踪报道,发挥其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强化活动造势宣传。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经验交流活动、创业融资论坛、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项目成果展等活动,组织相关部门解读创业扶持政策,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创业者交流创业经验。
搭建三类创业平台,支撑创新创业。一是搭建创业平台。建成刘营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和青东坝梦马孵化器2个创业平台,同时提升平台服务功能,给予创新创业极大便利,在创业园内培育孵化创业企业92家。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将梓州智谷作为创新创业交流阵地,由人社、科工信、团委、银行等部门轮流坐镇,全年组织创业者们开展“创享汇”等交流活动6次,交流创业经历、破解创业难题、分享创业心得。三是搭建保障平台。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动态更新创业项目430个,开展SYB培训20期共562人,建立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口联系制度,人社、财政、发改、水利、电力、燃气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保障创客们创业要素及时到位。
开展三项创业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开展“保姆式”服务。从大学生毕业报道宣传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到创业初期结对帮扶推荐入驻,再到创业过程组织导师团队跟踪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开展全程服务。二是开展“零距离”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以“一个平台三个体系”为框架,构建电子商务运营环境,扶持企业电商化、创业咨询网络化,降低运营成本,无限拉近部门与创客、创客与顾客之间的距离,让服务及时到位。三是开展“诊断式”服务。开展创业项目巡诊和创孵对接活动,邀请省、市专家对企业的经营模式、盈利能力、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预判,对“症”下“药”,现场指导,增强创客们的信心。(三台县人社局 王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