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的陈海军,对家门前起伏的山峦、纵横的沟壑有着深深的记忆。
陈海军常说,大山赋予了他耿直的性格,独立生活让他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而这些正是一名创业者所需的成功基因。2017年,陈海军的复合电子材料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四川省第一届“天府杯”创业大赛一等奖。
成功背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败
“小时候只能吃红薯和玉米,连油和盐都是奢侈品。”陈海军说,为了维持全家生计,父母在他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外出打工,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从初三到大学,基本都是我一个人生活”。
2006年,陈海军考入西南科技大学。“我是当时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2010年,他再次考取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研究生,研究电接触材料。也正是从那时起,陈海军走上了创新之路,为他日后创业成功奠定了专业基础。
“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就是我研究的电接触材料。只要用到开关的地方就需要电接触材料。国内在这一领域和国外还有差距。”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陈海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实际应用中,国外继电器使用寿命最高可以开关上千万次,而国内同类产品一般只有50万次到100万次。
成功没有平坦路。“要想得到高性能、低成本、接近国际水平的电接触材料,配方最重要。”陈海军说,随着开关应用场景的不同,材料配方也不尽相同。为此,需要经历千百次的实验,这也就意味着千百次的失败。
“我用过氧化锡、氧化钛、钛酸锶等近30种材质,每种材质不同配比,再配合不同形貌,从零维的纳米颗粒到一维的纳米纤维,再到二维的纳米片。”为了找到最佳配方,陈海军尝试了近千种组合。
“一个材料体系最长的要做半年,一旦不成功,一切都要重来。”不断的尝试、失败、再尝试,3年的时间里,陈海军在失败中进步。
2015年,陈海军靠着不懈的努力,终于研发出包括掺氟氧化锡在内的一系列优秀电接触材料。
比知识和才能更重要的是执着和热情
正所谓“资金跟着人才走”。实验成功后,陈海军收到一笔1500万元的投资,这让他看到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机会。正是这个机会,让他从一名创新者,成为竞波逐浪的创业者。
2015年底,陈海军正式成立四川艾尔法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在别人看来创业路上“不差钱”的陈海军,却有着自己的苦恼,“创业需要做产品,需要买原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我花费不少精力。”
“小厂家不能保证质量稳定,大厂家少则100公斤起卖,有时候价格都谈妥了,一说数量,对方嫌少直接就挂电话了。”没有合格原料,公司就无法正常生产经营,陈海军心急如焚。
“平均每10分钟就要打一通电话。”为了解决原料难题,陈海军一天要打上七八十个电话,有时还要自掏腰包,从网上买来原料自己动手制作样品,找到用户后再用公司的钱大批量购买原料。“公司虽然有投资人,但花别人的钱更要谨慎才行。”
除了买原料,寻觅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也是一大难题。“招第一个技术人员我花了两个月时间,被拒绝成了家常便饭。”陈海军说,由于工厂设在位于四川腹地的射洪县城,企业又是初创,在竞争上不具有优势。
陈海军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比知识和才能更重要的是执着和热情。从大山走出来的陈海军不缺这个,正是凭着这股劲儿,他完成了创业初期的过渡。
如今,这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创业者不再是单枪匹马,他的企业已经有了3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近800万元。
比起那些大企业,陈海军驾驭的还是只商海小船。但它凭借技术优势,已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赵为 吕虹 李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