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让贫困群众尽早实现就业脱贫,这不仅是关系广大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对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执政能力考验。为此,安徽芜湖县以精心实施就业帮扶工程为契机,通过因人而宜,精准选择培训内容;因地制宜,精准搭建就业平台;因需制宜,精准实施小额贷款等多种方式,为各类困难人群提供创业、就业帮扶,开启了脱贫致富之门。
因人而宜,精准选择培训内容。根据就业困难人员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结合市场需求,认真筛选就业困难人员易掌握、易操作的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加强培训和就业的有效对接。坚持“任务公开、自主申报、先核先培、持续推进”的原则,按“开班申请、受理审核、过程管理、考核鉴定”的程序实施。依托县、镇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和村两委,深入开展技能脱贫培训政策宣传,组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参加培训;针对贫困劳动者中存在的技能水平不高、文化程度有限等情况,结合市场就业需求,确定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等就业需求量较大的课程作为培训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把关,侧重于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切实做到课程选择征求意见真、课程设置内容真、课程培训效果真。充分利用芜湖县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有利条件,将贫困对象纳入电商创业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激发和培养贫困创业者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创新创业、协调沟通、经营管理、资源整合和市场应变等能力。
因地制宜,精准搭建就业平台。按照“走访到户、登记到人、信息入库”的原则,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统计,摸清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业务技能和就业意愿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好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自身实际和用人单位用工需求,有针对性为扶持对象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落实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搭建平台,当好“红娘”。开通就业援助服务热线,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开发配置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搭建用工平台,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入户送岗位、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帮助参训人员就业;对有创业意愿并符合相关条件的贫困劳动者提供集项目评估、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等为一体的创业服务;对参训人员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回访,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做到帮扶到位。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主渠道,做好保洁、护绿等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管理和优化配置,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按规定给予其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
因需制宜,精准实施小额贷款。充分利用小额担保贷款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举办创业培训班,及时为有创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对接、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扶持其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创业初期,最需要的是资金,芜湖县充分利用创业担保贷款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自2011年来,与邮储银行芜湖县支行、芜湖县津盛农商银行和泰寿银行芜湖县支行分别开展合作,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00余笔,12.94亿余元,直接帮助近10000名创业者创业,带动就业达40000人。仅2016年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19笔,1.69亿元。其中个体工商户1613笔,1.58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 建立一对一跟踪回访制度,了解就业人员工作和生活情况,解决其实际问题和困难,稳定其就业。(安徽芜湖县花桥镇人民政府 车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