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残致贫
山里的小路宛转,还没来得及看左右的风景,另一幅画面就逼在眼前。路边、山坡到处是黄灿灿的野菊花,我们一路前行,野菊花一路奔跑。
黄武建家就在村公路边,房前屋后都是开垦的田地,左边还有一个水塘,再远处都是起伏的岗坡,但从那清晰的色彩可辨岗坡上的树林子很是茂盛,尽管深秋了,依旧是一种壮观的景象。
黄武建的家看上去挺寒酸的,三间红砖房子,木格加铁条式的窗户,从那上面层层脱落的锈迹可见那两扇窗户也是老旧物件了,右边搭建的有简易的厨房和杂物棚,我没有进房屋去看,与其说是门前晾晒的一架架香菇留住了我的脚步,倒不如说我不忍心去验证心里的现实。
来之前,我们在村党群众服务中心了解了一些关于黄武建家的情况。
黄武建是平林镇清水店村二组的村民,2011年因患双侧股骨头坏死而丧失了劳动能力,当时女儿即将初三,一棵大树就这样轰然倒塌,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真是轰顶之灾。黄武建的妻子虽然是个勤劳能干的女人,但仅靠她的双肩支撑不了这么一个家,她的手就是在黄土地上磨出血来,也不能长出更多的庄稼来维持黄武建的医疗费用。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该挪的挪了,该借的借了,黄武建的病依旧没有好转。
39岁的黄武建看着太阳东升西落,再也找不到自己在田地里干起活时的酣畅淋漓,总觉得每一天都特别的漫长难捱,看着妻子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憔悴消瘦,看着老爹颤颤歪歪上地下田,心里很不是滋味。庄稼人是闲不住的,像黄武建这个年龄的农家人更是不甘心就这样躺着,但命运如此,他又怎么逃得过去啊,想到将来的日子,想到自己对家人的拖累,他心里一天比一天灰暗起来,他的病情也一天比一天严重起来,最终还是瘫痪在床。
有句话俗话说的好啊,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精神,可瘫痪在床上的黄武建,想打起精神来都已经被病痛折磨的没那个力气了。他对未来一脸的茫然,眼睛里也没有了昔日的光亮。
精准扶贫
初中毕业后的女儿看着瘫痪在床的父亲,看着家里的情况,不想给家庭雪上加霜,决定放弃读书。黄武建和妻子哭了,那是怎么的一种悲怆啊,女儿自小乖巧懂事,自己读书少,他一直以来都希望女儿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有更美好的前途,能幸福快乐一生。作为父母,这愿望一点都不高,可眼下这种情况,却让16岁的女儿做出这样的决定,黄武建心如刀割,决定不再治疗。夫妻俩对女儿扯谎:康复是一个过程,在家里休养、定期检查吃药就行,不是非要去医院。打这以后黄武建就装作已经在康复的样子,整天开开心心的,和女儿说笑,还强忍着钻心的疼痛自己想挣扎着起来,让女儿以为自己是逐渐康复。妻子也配合着,终于让女儿打消了要出去挣钱缓解家庭压力的念头。
2015年7月1日黄武建的低保批下来了,每个月可享受260元的补贴。你可能认为260元连平常的一顿招待都不够,可对于黄武建一家来说,这真是解决了很多问题。这一天,也是生病以来让他们感觉最开心的一天,不单单是这每月260元钱的补贴,更让他们感动的是村支部、党支部一直在关心着他,一直在为他争取最大的帮助。
困难是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但不能否认人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比平时总是要脆弱敏感一些。黄武建躺在床上的日子,村支部和党支部的同志一遍一遍往家里来看望,这些都记在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心里,有几次领导拉着他的手让他安心养病的时候,黄武建动着喉头却又说不出的话来。
2015年9月的一天,清水店村的领导和妇幼保健院的杜峰等人带着帮扶资金来到了黄武建家里。看似是一次平常的看望,实际上是村领导和杜峰用心的安排。黄武建的女儿已经进入了高三的紧张学习之中,这一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他们担心黄武建在经济上压力过大而在生活上刻薄自己,本来就病恹的身体,一旦再引发别的病症,那黄武建真的要垮了,这个家也会摇摇欲坠。他们既要让黄武建安心,又要让他看到希望。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个淳朴憨厚的汉子在得己的情况下绝不会接下那些帮扶资金的,那是损汉子脸面的事,那是丢农民的人。
以后的日子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抽得空就到黄武建家里去,节假日更不用说了,除了送些生活日用和衣物,还在精神上宽慰他。人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知道正值年轻力壮的汉子在没有任何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心理上总是要悲观一些,必须要让他客服心理上的一些障碍,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对他们后续要开展的治疗计划也有很大的帮助。
2016年元旦的时候,枣阳市扶贫工作队和镇政府扶贫工作组再次带着帮扶资金来看望黄武建的时候,黄武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人都有了神采。看到这种情况就决定让黄武建报名参加镇组织的食用菌技术培训,就他目前的身体状况,专心学技术,掌握了一技之长,在自己家门口种植香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啊。清水店的栎树漫山坡,用自己的栎树也减少了成本,这让黄武建也看到了美好的希望。在黄武建学习食用菌技术、自己摸索着开始种植香菇的期间,镇政府又帮助他的女儿申请了雨露计划补助,黄武建感觉好日子就在眼前。
2017年5月,经过市妇幼保健院等多方的努力,黄武建终于可以做手术了。可面对昂贵的手术医疗费用,黄武建有些退缩。尽管他知道农合要报销一部分,民政也会资助一部分,可他一贫如洗的家,真的不堪重负。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黄武建就像亲人一样交心倾谈,让他安心手术,只有通过手术才可以站起来,像一个常人一样行走,他这一辈子还很长啊。是呀,黄武建很清楚这个家不能只靠一个单薄的女人撑着,她也撑不起,一旦有一天自己的女人也累倒下了,这家就垮了。当月,黄武建就被安排在襄阳市中医院做了手术,在两髋节置换了两截股骨头,手术相当的成功。
还在康复中的黄武建就已经闲不住了,天天在自家的香菇大棚里呆着,看着那一天天往外冒的小花菇,真是合拢不住嘴巴。种植香菇也是精细又缠人的技术活,黄武建是丝毫不敢马虎,他对那6000多桶香菇就像对孩子般耐心细心,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头上顶着的小伞绽放着花纹,黄武建就看到了希望。我们问到黄武建目前自己种植的香菇有什么困难没,黄武建连连摇头说,要说有困难那就是身体还没恢复好,要是恢复好了,我还想多种一些香菇呢。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忍不住都大笑,黄武建也跟着我们憨厚地咧着嘴,脸上的皱纹在阳光下开着花,像那一路上的野菊花。
其实,针对黄武建的实际情况,村里和帮扶单位已经制定好了计划,种植香菇是其中一项产业。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在2016年底就计划让他种几亩桃树,只是2017年初没有订到品种优良的树苗,还规划在2018年要种植两亩艾蒿,已经联系好了回收单位,而且是包种植技术,这都是计划之内的事情。对于扶贫来说,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其家庭,其身体状况等各方面考量,找符合、适合扶贫对象发展的产业,驻清水店村的扶贫工作组就是基于这一点,把每一个扶贫对象的情况都摸清摸透,有的放矢,常走动,勤回访,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调整方案,争取做到少走弯路、不走弯路。
脱贫感恩
庄稼人憨厚,说不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话来,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心是实实在在的。黄武建能站起来一瘸一拐走动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他的帮扶单位——市妇幼保健院。黄武建告诉我们说他这次髋关节手术用的很多药都是进口的,花费11万多,但他个人只花了4万左右,其余都是农合、残联等单位解决的,而且就在9月份妇幼保健院还帮他申请了民政求助及二次报销大病补偿。
黄武建目前还在康复期间,走路还是一拐一拐的,但他已经申请了脱贫。问他为什么这么急就申请了脱贫,他又是咧着嘴笑说:我有技术了,不穷。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再问,他就只会笑。
村领导说黄武建现在还向村民传授种植香菇的技术,还不时联络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呢。黄武建听到村领导这样说他,有些不自在了,搓着他的手,低低的声音说:互帮,互帮,他们帮我的多,他们帮我的多。正午的太阳很好,灿烂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我有些看不清他的样子,那么的恍惚。让我忍不住想起华罗庚的那句话——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临走的时候,我问黄武建:你有什么梦想吗?
黄武建咧着嘴露出招牌一样的笑,说:有啊。
“可以说说吗?”
“好好干活,以后移到街上,盖几间好房子,让媳妇享几年福。”
“那你呢?”
“我还要在这干活哩。”
(湖北省枣阳市人社局 卫小慢 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