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四川达州:念好“五字诀” 精准助扶贫 市人社局坚决打赢医保扶贫攻坚战

2017.12.08

今年以来,达州市人社局围绕“贫困人口有医疗保障”,狠下绣花功夫,狠抓医保扶贫工作,确保了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实现参保患者医疗费用“零支付”或“微支付”,确保贫困人口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一是“统”字当头,构建“一盘棋”。把医保扶贫纳入全市精准扶贫大盘子,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市人社局会同财政、卫计、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四张清单(目标任务清单、工作责任清单、目标考核清单、扶贫成效清单)”管理,按月交账,年末清账,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两保、三基金、三救助”做到“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

二是“实”字用力,落实“好政策”。把贫困人口参保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立贫困人口参保精准识别、退出机制,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主动跟踪财政部门参保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组织乡、村、社干部走村入户“讲政策、算明账”,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保,做到应保尽保。今年贫困人口100%参保,补助参保费用8625.78万元。全面落实医疗费用“微支付”“零支付”,前3个季度,全市贫困人口发生住院总费用49382.56万元,通过“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支付,个人自付1481.47万元,只占医疗总费用的3%。对参保患者年内多次住院治疗恶性肿瘤、慢性白血病、红斑狼疮、慢性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结核病,只算一次起付标准,人均降低费用6000余元,贫困人口 “大病硬捱、慢病久拖”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是“快”字使劲,打造“快通道”。县级以下医院全部开辟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设立“爱心病床”,方便贫困人口就近就医;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实行“一单制”报销,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减轻贫困人口就医垫资压力;采取“走一个、登一个、接一个”方式,设立社保卡快速发卡窗口和登记备案平台,将跨省异地就医原新农合人员纳入国家平台管理。截至目前,办理2186人次的登记备案,结算98人次,医疗总费用186万元,基金支付156万元,报销率84%。

四是“严”字把关,控制“快增长”。督导医院主动控费,严把贫困人口出入院关口,防止门诊患者串换升格住院治疗、压床治疗、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对医疗机构收治贫困人口实行“五化(现场稽核常态化、专家评审制度化、外伤调查便民化、大病慢病统筹化、信息网络安全化)”监管,严防骗取套取行为发生;综合运用协议处理、行政处罚、移交公安等方式,对25家医疗机构做出中断服务协议处理,追回基金49万元,罚款78万元,对2家恶意骗取医保基金医院,移交公安立案查处。(袁昌国 康合兴)

( 责编:lj )
  • 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达州市人社局围绕“贫困人口有医疗保障”,狠下绣花功夫,狠抓医保扶贫工作,确保了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实现参保患者医疗费用“零支付”或“微支付”,确保贫困人口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