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当面了解需求 精确提供帮扶——江苏省徐州市2万余名去产能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2017.07.10

为稳妥推进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江苏省徐州市人社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创新推动工作落实运行机制,加大沟通协调、协作配合力度,较好地整合了多方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促进了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截至目前,徐矿集团庞庄、张集、旗山等去产能矿井共计21313名职工已全部分流安置完毕。其中,办理内退的职工9419人,内部分流安置3880人,解除终止劳动合同8014人。

着眼聚力共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是推进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人社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徐州市人社局在徐州市去产能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工作部署,主动开展工作。他们结合徐州市煤炭企业关闭矿井多、分流职工多、遗留问题多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贯彻意见和推进举措。同时,按照同步推进、集体会商、信息互通的思路,建立了与市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协作机制,借力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徐州市人社局将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纳入市去产能工作总体部署,与其他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同步检查督导、同步调度通报,确保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根据市领导小组的安排,先后多次会同其他部门现场办公,面对面解决企业在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及时跟进去产能工作进度,坚持每月上门了解情况,认真研判分流职工的心理动态和各种诉求,准确掌握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集访事件。对一些比较棘手或人社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会商对策。2016年省“两会”期间,徐州市人社局安排相关人员进驻徐矿集团,配合其他部门现场听取职工诉求,及时破解难题。此外,徐州市人社局还在保持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不间断联系的基础上,与其他相关部门也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对涉及职工分流安置等方面的信息,商请其他部门及时通报市人社局。

着眼“三个到位”建立分工担责机制

为确保职工分流安置工作落实见效,徐州市人社局专门成立了职工分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责任处室(单位)落实的工作格局。

职工分流工作涉及就业创业培训、劳动关系调处、社保关系变更、职工权益保护、劳动争议仲裁和公共服务等多项任务,徐州市人社局按照处室(单位)职责,将任务分解到相关处室和单位,并通报徐矿集团和天能集团两家去产能企业,做到“任务压到位”。他们还建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单位)协调实施的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联合包挂企业机制,各项工作具体到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并要求对口接头,条线处置。同时,加强与去产能企业的沟通对接,与徐矿集团和天能集团分别建立了预防解决劳动纠纷工作互动机制,成立了双方联合调处劳资矛盾工作领导机构,实现“责任定到位”。他们还针对工作中可能诱发的不稳定因素,要求相关处室和单位认真排查各自业务领域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隐患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处置程序要求,努力实现安置工作安全顺利,做到“隐患查到位”。

着眼精准精细建立系统联动机制

针对去产能企业职工数量众多、分布较广、居住分散、动态难以把握等实际情况,徐州市人社局建立了系统上下联动机制,充分汇聚全市人社系统力量,力求实现管理精准化,服务精细化。

徐州市就业管理中心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对企业提供的分流职工信息进行逐一核查,并利用就业社保一体化系统,对分流职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参保登记、用工备案等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比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精准到企、具体到人的分流职工实名制数据库,录入包括基本信息、就业培训意愿、再就业帮扶措施等在内的41项信息。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他们将分流职工按户籍区分到各县(市)、区,要求各地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分流安置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县(市)、区根据市局的统一部署,建立了辖区内分流职工安置工作台账。各相关社区、村级平台协理员与分流职工进行了实时对接,直接了解他们对再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并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等就业服务。

根据分流职工年龄、技能等不同条件和需求,当地制定了“一对一”就业帮扶措施,基本实现了对分流职工的精准管理、全程帮扶和动态跟踪。(卢丰 袁巍然)

 

( 责编:lhj )
  • 就业
为稳妥推进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江苏省徐州市人社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创新推动工作落实运行机制,加大沟通协调、协作配合力度,较好地整合了多方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促进了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截至目前,徐矿集团庞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