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深圳司机夏正武
离开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周清华虽然情非得已,但也别无选择。
2015年,在调结构、去产能的大潮中,周清华跟随武钢5万工友一起,簇拥在被分流的人群中。那一年,武钢宣布:企业8万名员工,裁员5万人。
其实,周清华也不是没有思想准备。但当那一纸通知果真送到手上的时候,周清华还是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毕竟,在武钢干了20多年,这里有自己的亲人和家庭,有自己的师傅和工友,有自己曾经流下的汗水和已经逝去的青春。
离开武钢,周清华就像迷路的孩子,好一阵子,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失落、迷茫、无助,一直被一种消极的情绪袭扰着,困顿着。
正当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滴滴出行照亮了周清华的人生前路。
“过去,在武钢工作的时候一个月收入一两千元。现在,开网约车一个月可以赚到四五千元,享受滴滴补贴的一批司机甚至每个月收入过万。”和周清华一样,因为钢铁企业去产能,30岁的尚晓龙前年从武钢出来后,直接开起了滴滴出行的网约车。
尚晓龙的职业选择,让周清华看到了创业的好机会。这一年,周清华在武汉成立了第一家与滴滴合作的租赁公司,吸纳了武钢数千名和自己一样的分流人员。
“开滴滴让我觉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事实上,在调结构、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周清华只是成功转岗再就业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和钢铁行业将下岗分流180万人,滴滴出行不久前发布的《2016年度企业公民报告》显示,2016年,滴滴出行平台为全社会创造了1750.9万个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其中238.4万来自去产能行业,占14%,87.5万为退伍或转业军人,占5%。每天,滴滴平台直接为207.2万名司机提供人均超过160元的收入。
有专家说,在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滴滴实际起到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降低了结构性失业风险,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再造数百万就业岗位
“快20个月没发工资了,像我们这样的从煤矿下来的人,跑滴滴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了。”在山西晋城,44岁的煤矿工人赵燕兵一有时间,就出去跑滴滴。
在这个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的小城里,每月能有几千块钱的收入,让这个“闲下来”的矿工格外珍惜自己的这个新饭碗。几千块钱的收入支撑了赵燕兵和家人的全部生活。
目前,像赵燕兵这样从矿上下来的“兼职”司机,占到晋城市网约车司机总数的一半以上。赵燕兵说,没有太多奢望,大家唯一的期盼,就是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
技术创新让许多人得到了新的就业机会,转型阵痛也减少了许多。滴滴出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滴滴平台上数百万司机通过出行服务,找到了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以灵活就业的方式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既要提供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岗位,也要让这份工作体面而有尊严。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从去产能行业转岗过来的滴滴司机群体,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因为在数百万司机的背后,是数百万个家庭的冷暖。
在滴滴出行,服务就等于财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滴滴出行在帮助去产能企业职工转岗的过程中,不仅给这些司机提供就业平台,而且还积极帮助这些转岗司机开展职业礼仪,沟通技巧培训。
滴滴出行将快车、专车派单体系与服务体系挂钩,激励司机提供优质服务。目前,滴滴已经在全国100个城市上线服务信用体系,像获得“神准时、认路王、五星级专线”这样评价的司机,在获得信用和服务分值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订单和收入。
滴滴出行对1万名滴滴司机的调研发现,去产能行业转岗司机群体在满足家庭基本收入的同时,也改善了家庭的收入条件。
数据显示,加入滴滴之后,去产能行业转岗司机的个人收入平均增加了30%,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有91.4%的全职司机相信自己努力工作能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97.4%的人相信未来收入还会继续增长,有93%的人表示可以灵活安排时间,兼顾家庭和工作。
程维表示,滴滴将投入1亿元发展基金,与全国10多个城市150多家出租车公司合作,共同推进出租车与网约车的融合发展,提升运营效率和司机收入,推动出租车行业变革。
安全出行温暖出行
“您好!车上有矿泉水,有手机充电器,有什么需要,您可以随时告诉我。”坐上滴滴张海师傅的车,立刻让人有一种春风拂面般的亲切感。
从沈阳机床厂出来后,张海十分珍惜这个就业机会。他告诉记者,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多人都出来就业了。因为年龄和技能的问题,他自己觉得开滴滴快车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移动化浪潮和分享经济的红利下,滴滴将继续在过去看似不可能的领域不断创新,在技术和人才储备上持续投入更多的资源。”程维表示,滴滴出行将连通金融、技术和市场资源,建设一个高效而可持续的出行生态圈联盟。
事实上,滴滴是一个引领者,更是一个行动派。目前,滴滴在中国400个城市为近4亿用户提供出租车、专车、快车、代驾、试驾、公交、租车和企业用车等服务。
“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出行数据,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大数据交易引擎。我们让交通出行的用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程维介绍说,滴滴为江西省上饶市提供“互联网+政务用车”服务解决方案,推出了行业内首个针对政务用车的“滴滴政务版”APP。
未来30年,是云端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程维说,滴滴出行将通过技术创新,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和价格体系,形成新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带动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用精准培训稳定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质量,滴滴出行还推出了代号“百川”的司机精准培训体系。滴滴平台上的出租车、专车、快车、代驾司机都可以通过“滴滴课堂”,在线学习接单技巧、处罚条例与服务细则等相关内容,并通过考试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这是一个利益共享的链条,司机群体获得了充分的利益保障,乘客才能获得美好的出行体验。试运行期间,“百川”推出了68门涉及不同业务的课程,同时,滴滴出行还定期组织培训、定期更新内容。
“号码保护、紧急求助、安全驾驶”都成为滴滴司机安全培训的必修课,以安全驾驶为例,凡是被滴滴平台监测到有不良驾驶习惯,经常有急刹车、急转弯、超速行驶的滴滴司机,都将被强制“回炉深造”,必须在完成有针对性的安全课程学习后,通过在线考试才能被允许继续接单。
目前,“百川”培训课程触达人次已经超过3000多万。
滴滴学院成立后,滴滴出行一共培训了3444人,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培训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滴滴学院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最令人向往的企业大学。
让正能量行走在路上
“经营困难,冗员负担沉重。”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在对黑龙江省龙媒集团和鸡西矿业调研后发现,龙煤集团已经累计亏损148.2亿元,3年内准备关闭25座煤矿,化解过剩产能2054万吨。
目前,龙煤集团有在册职工18.5万人,尽管当地政府想方设法安置了2.25万人,但未来3年,龙媒集团还将面临更大的安置富余人员压力。
解决好去产能企业“人”的去向,是解决好调结构、去产能的关键。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职业研究室主任袁良栋建议,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政府部门搭建好平台,让各种市场力量参与其中。在解决去产能企业职工分流安置问题上,政府可以在现有政策不尽完善的地方进行突破,从而提高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
在人社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下发《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后,滴滴出行就积极采取就业帮扶行动。目前,滴滴出行不仅成立了专项小组、准备专项资金,而且还积极与人社部门、相关企业探索合作模式,制订了“移动出行行业去产能帮扶计划”,其中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探索综合帮扶措施等具体内容。据悉,滴滴将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累计可惠及1万多人。
让平台上的司机群体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让他们感觉体面、有尊严。帮助更多去产能企业职工成功实现再就业梦,滴滴正在奔向比远方更远方的路。(孙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