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外来务工者为何还青睐这里——江苏省苏州市春节前后企业用工情况调查

2017.02.14

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将结束,各地又迎来了大批务工人员外出求职高峰。随着经济转型和人口红利逐渐衰减,作为传统的制造业用工地区,江苏省苏州市还是务工人员的青睐之地吗?当地的的用工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

用工规模稳中有升用工环境不断完善

1月13日是2017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在同事收拾行囊准备回乡时,苏州安固电器有限公司员工,33岁的邓林林今年选择把家人接来苏州过年。

来自四川广元,在外打工已有10年的邓林林,先后工作于深圳和苏州。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在苏州过年。趁着过年,他准备带着家人看看苏州。“我很早就有在这里定居的打算了,这次刚好带家人来看看,合适的话,以后我准备每年都把家人接来过年。”

和邓林林一样,选择在苏州过年,或是打算长留苏州工作的工人不少。“到了30岁左右,很多工人在选择务工地点时愈发看重稳定。”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俞晓峰说。春节前,该中心在苏州全市范围内选取了1000家企业进行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用工规模稳中有升,1000家企业的用工总数为53.27万人,较上年增长3%,三分之二行业企业平均用工量实现增长。

在用工总人数中,有76.1%为外地员工,而超过55%的员工主体平均年龄在25-34岁。“随着员工年纪的增长,很多人在苏州工作超过5年,在这里结婚、生子。”俞晓峰分析,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带经济发达城市,长久以来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类企业,早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用工环境。“加上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员工的各项生活基本条件、落户、子女入学等都得到了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苏州市通过印发和积极落实《进一步推动为农民工服务的实施意见》,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有效性,规范农民工用工管理,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并畅通了农民工维权通道。

“我在苏州待了十几年,苏州就是我第二个家。”来自四川绵阳的石晓英说,来到苏州近15年,结婚生子,对常人而言在外打工的“漂泊”变成了“稳定”。“很多人说像我们这样在外打工的,工作和家庭不能兼得,现在我们一家都在苏州安定下来,成了‘新苏州人’。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看,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着力满足员工需求

随着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家乡薪酬的提高,“回老家干活”也成为在外务工人员的一个选择。

据统计,2016年,苏州市企业平均月薪为3945元。“虽然好的企业月薪能达到5000元以上,但以平均薪酬而言,苏州现在同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小。”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健说。

在薪酬已不再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企业拿什么吸引员工?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余荣连表示,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相比,苏州大多数企业有着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很多企业长、短期订单都能得到保障,员工不用担心工作稳定性;二是公司的福利好,员工社保、医保等都能保障。”

“社会在进步,员工的各项需求也在增加,这要求企业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满足员工需求。”余荣连说。

这一观点得到了苏州规模最大的人才招聘市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中心主任廖欣的认同。他在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劳动力,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员工在找工作时除了工资,更看重一些其他因素。“对工作环境的要求,男女基本一致:包食宿,有厂车,坐班、不倒班这些是他们的主要考虑因素。一些年轻人甚至对企业性质,如是外资、台资还是合资等有要求。”廖欣说。

“在招聘时我们发现,员工不但考虑薪酬,也考虑工作技能的提升。”安固电器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庄琰说,很多员工在横向比较企业时,把企业内部培训也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考量进去。

安固电器有限公司通过“机器换人”使企业员工从2005年最多时的890余人,减少到现在的140多人。在这类企业,对能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需求量远大于普通工人。

“在工资上,普通工人月薪4000元左右,技术工人月薪6000元起。”庄琰说,现在招聘技术工人依旧有难度,因此公司将内部培训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普通工人经过培训,2到3年就可以胜任技术工人的工作。”

在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的调查中,37%的企业培养技能人才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目前各大、中型企业都开设了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培训课程。“企业把员工培训成技能人才,相当于间接留住了一部分员工。员工在接受培训的同时,薪酬也上涨了,自然不愿意离开企业。一来二去,对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吸引力、提高生产效率都很有帮助。”陈健说。

打造温馨企业文化为留人才纷纷出招

2月4日返工第一天,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市场节后的第一场招聘会热闹开场。200余家企业提供4000余个岗位,吸引逾5000人参加。据廖欣预测,随着务工者逐渐返回和招聘旺季的到来,应聘人数在2月将达到最高峰。

在劳动力流动频繁、春节前后用工吃紧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让过年回家的工人再回来上班,庄琰下了一番心思。在她看来,能留住员工的不仅要靠春节前后的实物奖励,还需要打造具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公司定期会给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和团建建设,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归属感。”庄琰说。

由于在苏州过年,邓林林工作到了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天。根据公司奖励留守员工的规定,他领到了500元的过年红包和“过年抽苹果手机”的机会。

“上班还能得抽奖机会,这样的奖励措施我满意。”邓林林笑着说。因为已经在公司干了七八年,加上有在苏州定居的想法,他说,只要企业不出现大的变动,他就不会轻易离开。

员工的稳定,不仅关乎生产效率的提升,还有利于整个企业团队的建设。余荣连说,为了留住那些“短工”和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他们公司分别采取了发“短期年终奖”和“班车送到家”的措施。“有的员工来得快,走得也快,我们就把年终奖按季度发放;对一些有贡献的员工,我们年前会预订好班车,统一把他们送回安徽、河南的老家。”

这样的举措颇有成效。近年来,中磊公司每年春节后的返岗率都有提升,今年更是接近90%。余荣连说,现在在公司,5年以上的老员工很常见,这些老员工也在不断地向老乡介绍公司,帮助企业扩大招聘。

根据春节后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对2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春节开工后3天,苏州市企业返岗率为89.6%,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解决春节前后用工问题,政府能够牵线搭桥,提供良好的公共就业服务。”俞晓峰介绍,新年伊始,仍有近7成企业有招工需求,主要以补充流失为主。为此,节后几天,该中心带领90余家企业奔赴3省开展劳务招聘,目前共吸引700余人来苏州务工,预计元宵节后能顺利补充到空缺岗位。(赵泽众 杨井峰)

( 责编:lhj )
  • 劳动力转移
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将结束,各地又迎来了大批务工人员外出求职高峰。随着经济转型和人口红利逐渐衰减,作为传统的制造业用工地区,江苏省苏州市还是务工人员的青睐之地吗?当地的的用工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