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安区通过建立就业台账,加强就业信息对接,推进贫困人员技能培训,加大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快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脱贫。截至目前,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1732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2.2亿元。
建立扶贫对象就业台账。制定《海东市平安区就业精准扶贫攻坚计划》,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依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对登记建档的贫困户逐一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农村贫困劳动力结构和就业创业需求,掌握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就业愿望和培训愿望,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帮扶措施,实现就业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截至目前,平安区共建立精准扶贫对象就业台账7530份,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加强就业信息宣传对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扶贫对象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加强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对当地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扶贫对象就业的工作岗位,并通过宣传栏、微信平台、进村入户等多种渠道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的扶贫对象与企业取得联系,做到就业援助的常态化。截至目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21个,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213人。
实施脱贫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培训机制,将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确保每一名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贫困户“一户一人一技能”。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根据企业用工经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质量监管、培训信息实名管理等制度,强化培训过程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460人;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在6个乡镇举办“农村妇女手工串珠”技能培训班,并由公司收购制作合格的产品,帮助385名留守妇女掌握串珠加工基本技能,实现就地就近增收。
落实就业脱贫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制度,持续加大贷款发放力度,扩大放贷范围,为正在创业和有创业愿望的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以创业促进就业。截至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户1045万元,带动就业210人,财政贴息79万元。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全区8个乡镇、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开发1个公益性岗位专职负责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共安置各类公益性岗位7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