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每年至少开发3万个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家庭成员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给予生活、交通补贴,明年年底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一人就业……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工作推进会,公布《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推出系列扶持“利好”。
精准帮扶促转移就业
据悉,截至目前,河南省还有430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劳动力大约120万。经过多年的转移开发,容易就业的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已基本实现转移就业,剩下的多是年龄偏大、技能偏低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转移就业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下一步,河南省人社部门将采用更精准的帮扶举措,实现转移就业脱贫。
按照计划,河南省转移就业脱贫的目标任务是:年底前,对53个贫困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建档立卡,实现精准识别;2017年年底前,实现贫困县贫困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至少有一人转移就业;2019年年底前,河南省430万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基本实现转移就业。
参加技能培训给补贴
河南省将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落实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及时兑付职业培训补贴,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一人一技”,提高就业能力,带动集体脱贫。
今后,在培训方式上,各地要根据农村劳动力缺少集中时间参加培训的实际情况,利用农闲时间,采用“订单式”“田间课堂”“授课入户”等方式,使务农和培训两不误。同时,鼓励培训机构采用“大篷车”、送培训进厂下乡等更加灵活的方式,就地就近开展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要侧重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职业技能。对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服装加工、手工编织、农产品加工等实用培训,方便其居家灵活就业。对参加培训的,根据情况给予生活费和交通、住宿费补贴,减轻贫困家庭劳动力负担,调动其参加培训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