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青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全市近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职工分流安置工作,青钢集团用了短短20余天时间,就较为平稳地完成了本次职工分流安置,加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全市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布局的总体步伐。
张锡成告诉记者,青岛市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好产能过剩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一、牵住“牛鼻子”。市人社部门作为全市环保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核、监督搬迁企业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职工安置费用的审核确认。
二、找准“关键点”。指导企业合法、合理制定职工分流安置方案。青岛市人社局专门制定文件,就搬迁企业职工分流安置政策的内容、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的制定程序、审核要求进行明确规范,并要求搬迁企业严格按照劳动法律法规规定调整劳动关系,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过程“全覆盖”。做好职工分流安置的后续跟进服务工作。青岛市人社部门统筹考虑搬迁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在系统内部建立了涵盖劳动关系、就业失业、社会保险、人才引进、职业技能、仲裁等多个方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做好化解过剩产能等企业裁减人员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文件,开展实名制管理、个性化指导、精准化帮扶和一系列稳岗政策,确保产能过剩企业职工能够多渠道就业创业,为全市化解过剩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和保障。(青岛市人社局副局长 张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