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工伤典型案例分析:视同因工死亡还是因病死亡

2014.06.05

  案情简介:某公司食堂职工职工李某,中午下班后突然感到不适,让张某帮助按摩并卧床休息。下午上班后,李某就起床在食堂内板凳上坐着打电话,一会就坚持不住,后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家属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按因工死亡待遇处理,单位不同意因工死亡,李某家属便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视同因工死亡。

  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其发病时间在未上班前,不认定为视同因工死亡,李某家属提出了行政诉讼,经过一审开庭,法院撤销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认定。

  争议焦点:本案的主要争议是李某发病在上班前还是上班后,后又到单位上班并死亡在单位,是否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的问题。

  各方理由:

  1、申请人认为,李某在单位死亡,即为工作场所,自己能够到单位上班,是为了工作,即为上班时间,就应认定为视同因工死亡。

  2、单位认为:李某虽然在单位死亡,但发病时间是在未上班前,不应认定为视同因工死亡。

  3、法院认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这里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必须同时具备,也就是说李某的死亡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李某的死亡在不能确定是否是在上班前导致,就应认定是在上班时突然发病。并且法院认为虽然李某在上班前感到不适,并不影响其上班,就应确定为该职工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然发病。

  处理结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重新认定为视同因工死亡。

  启示思考:本案争议的实质是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的适用与判断。虽然李某在上班前感到不适,但坚持上班后,又死亡在工作岗位上,并且不能确定其死亡原因是在上班前的“感到不适”。也就是说,不能排除其死亡原因是由于上班前的发病,就应确定为是上班时间的发病。(山东省荣成市医疗保险事业处 梁华松)

( 责编:hjx )
  • 社会保险
案情简介:某公司食堂职工职工李某,中午下班后突然感到不适,让张某帮助按摩并卧床休息。下午上班后,李某就起床在食堂内板凳上坐着打电话,一会就坚持不住,后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家属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按因工死亡待遇处理,单位不同意因工死亡,李某家属便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视同因工死亡。 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其发病时间在未上班前,不认定为视同因工死亡,李某家属提出了行政诉讼,经过一审开庭,法院撤销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认定。 争议焦点:本案的主要争议是李某发病在上班前还是上班后,后又到单位上班并死亡在单位,是否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的问题。 各方理由: 1、申请人认为,李某在单位死亡,即为工作场所,自己能够到单位上班,是为了工作,即为上班时间,就应认定为视同因工死亡。 2、单位认为:李某虽然在单位死亡,但发病时间是在未上班前,不应认定为视同因工死亡。 3、法院认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这里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必须同时具备,也就是说李某的死亡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李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