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 朱永新:发展职业教育 培育大国工匠

    朱永新 全国政协委员 民进中央副主席 振兴制造业是经济“脱虚向实”、良性发展的关键,需要大量多层次、高素质的技能劳动者。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技能劳动者供给与需求相矛盾,难以实现产业与职教共同发展,难以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基...

  • 郭锐代表:用工匠精神把每个零部件干成精品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在大会开幕会前,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举办了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郭锐接受了记者采访。 郭锐代表是四方机车公司转向架分厂的钳工首席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他出生在...

  • 舞好人才评价的“指挥棒”

    人才培养需要不拘一格,人才评价呼唤科学制度。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目的,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

  • 人才评价不能简单“以文取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 不可否认,一...

  • 致公党中央:关于助推现代学徒制 培育新型工匠人才的提案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明显的“需求引导”特征,突出体现了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 现代学徒制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主...

  • 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快完善国家职业标准的建议

    随着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新兴行业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新的职业岗位将不断产生,既对社会就业产生直接影响,也对职业教育产生引领导向作用,决定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但目前我国职业标准的制定和公开还比较滞后,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就业期望和职业人才...

  • 陕西紫阳:当好修脚从业人员的“后勤部长”

    从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三,紫阳县每天有10多辆大巴将3000余修脚师从县修脚培训基地通过县城驶向火车站,所到之处成为山城紫阳节后第一道亮丽风景。为了让在外务工创业人员节后顺利返程,县人社局与公路、铁路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配合,采取购团体车票、联系包大巴等方式...

  • 民建中央:关于新时代协调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提案

    中共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判断,明确了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明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前进方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建成了世界上...

  • 台盟中央:关于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 培育“大国工匠”的提案

    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技能人才培养,这是着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做出的战略决策。 应该看到,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长期短板化,导致整个“蓝领阶层”数量偏少、结构不优。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

  •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且门类齐全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力地支撑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为广大青年打开了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2016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23万所,年招生930.78万人,在校生2680.21万人,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