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 李盛:大学生返乡创业 拉动就业促增收

    1993年出生的李盛是唐山壹谷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在2020年成立了唐山壹谷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期间每天与日月星辰为伴,早起摸黑就往田间地头跑,晚上很晚才回家,把脚印留在了属于他的田地间。创业不仅使自己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还解决了本村30余名...

  • 张元富:“厨痴”让蓝派川菜“回家”

    张元富。张元富制作的蓝派川菜。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1982年,中日联合出版《中国名菜集锦》,荣乐园被选为川菜代表●2013年,张元富开始恢复部分蓝派川菜,最终百年包席宴得以复现●创办蓝光鉴川菜美学陈列馆,传播川菜文化5月3日傍晚7时,张元富换好雪白的厨师服,走...

  • 戴广坦:中国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为微信生态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空间

    菜市场,一位外国人正在用流利的中文和老板砍价,“如果只买一两鱼肉,你们能切的出来吗?”“可以再便宜一点点吗”……凭借精湛的砍价技巧,他最终得到了一条小黄鱼,几粒花蛤,一把豆子,一个打折处理的苹果,总共花费19块9。这些食材,在几个小时内将化身为三道精致菜...

  • 庄一洲:香港青年中山创业 搭上“硅谷直通车”

    来自香港的青年创业者庄一洲。本报记者 文智诚 摄“父亲是20世纪70年代初去香港闯荡的创业者,我在香港出生、长大,曾在英、美求学,之后回到父亲的广州工厂工作一段时间,后来选择在深圳和中山创业。”5月20日下午,在工合空间中山基地大厅里,香港青年、广东易快环...

  • 旺拉、次仁曲珍、平措拉珍:有梦·追梦·圆梦——日喀则仁布县返乡大学生创业记

    2017年,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政府采取“资金入股51%”的方式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朗卓成立了西藏乔穆朗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后,引导带动了仁布县高校毕业生群体将目光转向自主创业。旺拉、次仁曲珍、平措拉珍3人便是仁布县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大学生创业者...

  • 张世泽:台湾博士在新疆种菜 植物工厂里收获创业“果实”

    “没有土壤,不需要阳光,一座占地面积1亩多的智能化LED植物工厂,一年的蔬菜产量相当于传统种植模式下60亩地的产量。”近日,新疆紫晶川梭高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世泽这样对参观者介绍他的植物工厂。这位来自台湾的农业经济学博士,因种菜从台湾来到新疆,从...

  • 齐晓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改变一个村

    “小心点儿铺管子,千万别把苗压坏。”5月伊始,齐晓景在田间地头忙活起来,40多个大棚种植哪个品种的蔬菜、30多名合作农户今年如何创收、乡村旅游如何发展,都等着她布局。1984年出生的齐晓景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展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当家”,农户们经常...

  • 李洪顺:乡土观山湖 跟朱昌窖酒打了一辈子交道

    李洪顺取得的助理工程师资格证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贵阳人,或许没有不知道“朱昌窖”酒的。因为朱昌窖酒孕育了中国白酒的一个新香型——兼香型。今年73岁的李洪顺出生在观山湖区朱昌镇朱昌村,12岁时进入朱昌窖酒酒厂,有着30多年的酿酒经验。关于朱昌窖酒的历史,最...

  • 柯嘉华、周晰:爱在家乡——90后“学霸”回乡创业发展生态农业

    柯嘉华2009年从福建南靖考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大二时就组建了农业社团和同学们一同体验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毕业后留在学校的生态园里研究有机农业种植,为创业做准备。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周晰,也在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在大学期间相识、相知、相爱的柯...

  • 田野:掏十年积蓄辞职创业,他向社会展示聋人的才华及实力

     因为留言册上的一句观众意见“需要手语讲解”,道出了广大听障观众的需求。三峡博物馆正式启动文物手语讲解项目,经过半年精心打造,第一批“手说史物——手语讲解视频导览”在全球无障碍宣传日5月20日这一天,正式上线运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听障人群达20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