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创新就业扶贫新机制——贵州省毕节市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针对贫困户劳务组织化程度低、就业不充分的实际,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探索组建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和就业扶贫劳务合作社,将劳动力资源变劳动资本,劳动资本变劳动资产,实现劳务输出供需有效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截至目...

  • 河北省承德市推进技工院校扶贫救灾技能脱贫

    自2016年河北省人社厅和省扶贫办印发《关于开展技工院校扶贫救灾技能脱贫行动的通知》以来,河北省承德市积极推进技工院校扶贫救灾技能脱贫行动。2017年,114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受灾学生享受到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助学金4项国家资助。 技工院校扶...

  • 建立健全对接协调机制 促进劳动力有序输出

    目前,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输出劳务——积累生产要素——返乡创业”的发展模式,使农村贫困地区获得发展的外源力量。因此,引导贫困劳动力有序劳务输出,是扶贫开发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劳动力输出过程中,贫困地区(输出地)与发达地区(输入地)...

  • 如何走得出、赚得多、干得好——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侯风云谈提高农村劳务组织化程度

    多地以自发性劳务输出为主亟须政府引导 记者:劳务输出对于解决农村贫困有何作用? 侯风云: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并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目标和最艰巨的任务。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为缓解与消除我国贫困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2012年至2017...

  • 河南省宁陵县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脱贫

    2017年以来,河南省宁陵县人社局精心部署,通力协作,着力开展就业宣传、技能培训和服务等有效举措,切实提高贫困家庭中适龄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助力全县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宁陵县人社局制作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版面369块,悬...

  • 天津市武清区三管齐下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人社局三管齐下,通过做好贫困地区对口帮扶、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助力困难村实现生活富裕三方面措施,帮助贫困人员实现脱贫。 武清区人社局积极对接甘肃省静宁县、泾川县,河北省围场县3个对口帮扶县人社局,在劳务输出、创业辅导、技能培训等方...

  • 云南富源:“四强四促”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云南省富源县为打赢2018年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明晰就业扶贫工作思路,高位、强势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全面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努力营造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风气。 一是强化培训促就业。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定岗培训参与面,以“...

  • 安徽合肥:蜀山•寿县结对帮扶就业脱贫大型公益招聘会顺利举办

    4月26日上午,蜀山区寿县结对帮扶就业脱贫大型公益招聘活动在寿县炎刘镇成功举办。来自合肥市、寿县的58家企业参会招聘,现场提供5200个就业岗位。此次大型公益招聘活动是蜀山区结对帮扶寿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蜀寿两地人社部门加强劳务合作、助力就业脱贫的一次重要活动,旨在帮助该...

  • 江苏省沭阳县“三突出”推进精准扶贫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江苏沭阳县紧紧围绕“支农、支小、支散”的市场定位,聚焦精准扶贫,扛起责任,主动作为,不断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切实帮助贫困农民解决资金困难。截至2017年末,该县共计发放扶贫贷款4.05亿元,户数20506笔,小额扶...

  • 江西省大余县“五个精准”发力就业扶贫

    近日,在江西省大余县浮江乡竹木村竹制品加工厂,一大群工人正在扶贫车间忙碌着分拣产品,竹制品深加工。这是该县开展脱贫攻坚,解决就业“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据悉,该县83个扶贫车间已吸纳贫困户就业765人。 2018年以来,该县瞄准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