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脱贫攻坚在凉山】彝族银饰蕴含无限潜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勒古沙日(中国日报网 贺霞婷 摄) 10月27日,记者随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走进四川凉山州布拖县。在凉山州布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内,各种各样造型别致、做工精巧的银制品让来参观的人赞叹不已。布拖彝族银饰民间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独...

  • 【脱贫攻坚在凉山】布拖县亚河村:解锁脱贫致富新模式

    在距离布拖县城13公里的亚河村,村民在新建的村广场上载歌载舞,向记者展示彝族传统文化。10月25日,“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10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亚河村,了解当地扶贫攻坚...

  • 【脱贫攻坚在凉山】让扶贫产品更快更好变现 四川省农产品经营集团与凉山签下销售大单

    10月25日,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举行,40家网信企业与凉山州及17个县市达成62个帮扶项目。其中,四川省农产品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管理和运维单位,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为凉山州销售2000万元深度贫困地区...

  • 安徽省砀山县“四个精准”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下猛药”

    今年以来,砀山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第一要务,围绕脱贫攻坚“四个精准”,靶向攻坚,把脉问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做到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成立工作组,...

  • 安徽省砀山县“百企帮百村”行动助力脱贫拔“穷根”

    今年以来,砀山县以“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为载体,把“百企帮百村”行动作为促进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企业投身精准脱贫攻坚,聚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拔“穷根”,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注入新的强大活力。确立...

  • 贵州遵义:把握“五个精准” 用好“七步工作法”——汇川区人社局召开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业务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脱贫攻坚业务水平,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工作,10月26日下午,汇川区人社局召开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干部培训会。全局50余名帮扶责任人参加。会上,党建帮扶联络员张燕结合脱贫攻坚“百日攻坚行动”和第三轮集中走访情况开展业务培训,他以把握“五个精准”为核...

  • 湖北阳新:仙湖画廊圆谷贞村民“脱贫梦”

    10月28日,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谷贞村境内的“仙湖画廊”景区,游人如织,一派繁忙。贫困户倪新聿在景区捡垃圾、扫道路,忙得不可开交。现年46岁的倪新聿是低保户。过去靠吃低保度日,如今,村里办起了旅游景点,他被村委会介绍到景区做清洁工,每月...

  • 青海互助:荒地变药田 农民脱贫有“良方”

    霜降过后的这几日是采收中药材的最佳时间,王洪业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忙活。自家的30亩当归长势良好即将丰收。53岁的王洪业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魏家滩村村民。地处脑山地区的东和乡干旱少雨,前些年庄稼连年收成不好。“以前家里的5亩地只种小麦、油菜...

  • 技能握在手致富路上走——门源县大沟口村贫困户马小平的脱贫故事

    “小平呢? 一大早就看他出去, 还没来家呀?”“他现在是 ‘上班族’ 了, 在县里开大轿子车呢。”大沟口村坐落在河滩旁、山脚下,曾是青海省门源县阴田乡 “苦中苦、穷中穷”的地方。村民口中的 “小平” 全名叫马小平, 今年31岁,母亲早逝, 妻子还要带娃, 四年前...

  • 黄爱国的脱贫“茶经”

    10月8日, 安徽省金寨县古碑镇宋河村抱儿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迎来一群 “学生”。这22名 “学生”由金寨县天堂寨镇黄河村不知春有机茶农场创办人黄爱国带队,都是黄河村茶叶种植户。他们到抱儿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来学习茶叶田间管理知识和冬季施肥技术,目的是提高明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