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 江西省瑞昌市大力开发扶贫专岗助力就业脱贫

    为深入推进就业精准扶贫,进一步保障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江西省瑞昌市加大就业扶贫专岗开发力度,在全市专门开发就业扶贫专岗300余个,覆盖全市157个行政村。 该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水库安全...

  •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今年以来,岐山县人社局积极实施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重点突出贫困劳动力的赋能提能培训,以探索创新多元化培训模式为突破口,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努力打造培训“1+N”模式。 一是“培训+政策宣传”模式。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政务网、...

  • 安徽省庐江县“产业扶贫”帮贫困户致富

    近日,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卫计办党员干部和农技员深入该镇东岳村,指导帮助贫困户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 自2016年以来,该县创新帮扶模式,完善扶持机制,制定了农业产业帮扶政策,帮扶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把贫困群众牢牢“粘”在致富的产业链上。...

  • 湖南平江:授人以渔助脱贫

    平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尚有未脱贫人口14805户45031人。十三五以来,该县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总体目标,切实推进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空间,做好稳岗服务,已实现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860人,完成贫困对象专项培训20012人。通过整合...

  • 重庆黔江: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助推脱贫攻坚战略

    2018年来,重庆市黔江区为积极帮助农村建卡贫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扎实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根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渝人社〔2016〕239号)精神,经区政府同意,该区2018年拟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500个左...

  • 陕西省石泉县建立“一库五册”做实就业扶贫

    陕西省石泉县是第一批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面对全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转移就业占比高、贫困劳动力就业流动性强、就业收入难掌握及支撑扶贫工作的需要,该县夯实责任、创新方法、特色培育、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于2017年起建立了贫困劳...

  • 陕西省石泉县“三个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近年来,陕西省石泉县针对贫困人口文化层次低、技能水平差、平均年龄偏大、不能远距离外出务工等问题,健全并落实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创新建立“就业拓展四促进、技能提升四机制和就业服务四精准”的“三个四”工作模式,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400人、推进3000...

  • 重庆市綦江区人力社保局多措并举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1)摸清底数,夯实贫困劳动力信息基础数据。核实綦江籍农村贫困劳动力1106人,外地籍农村贫困劳动力在綦工作人员538人,核实率100%,通调查统计贫困人员技能培训需求、就业创业状况、参保等基本情况,为精准施策打基础。(2)拓宽就业渠道,解决贫困人员就业。开发公...

  • 四川省屏山县政策给力助推创业就业

    “政府给我们的贴息贷款,真是雪中送炭,是对我们产业最好的扶持。”昨(23)日,屏山县中都镇猕猴桃种植户周代银说起屏山县就业局带来的好政策,赞不绝口。 周代银是猕猴桃种植专业户,有100多亩猕猴桃已投产。见猕猴桃发展行情好,他去年又新建了100亩猕猴桃种植标准...

  • 江西省崇义县扶贫车间照亮贫困群众致富之路

    有活干、有钱挣,贫困户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走进个个扶贫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并有效的缓解了农村劳动力滞留压力,实现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崇义县立足本地实际,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