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 三姑娘:上岸创业记

    新华社合肥1月29日电(记者张紫赟、金剑)分红啦!2022年1月29日下午,曾经的渔民三姑娘,在刚开业一年多的公司大厅,给其他8户上岸转产的渔民股东每户分红7000元。望着大伙拿到分红的高兴劲,三姑娘笑得合不拢嘴。分红现场。邵纪明 摄三姑娘,在娘家排行老三,登记户口...

  • 姜涛: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深冬时节,记者走进庐江台创园古圩村,看到安徽皖涛生态农业科技园内,阡陌纵横,稻田成块。“现在清理是为了做好稻田蓄水,培育龙虾苗,为稻虾种养做准备。”养殖能手姜涛说。今年35岁的姜涛是古圩村人,2001年初中毕业后去北京打拼,做服装零售再到批发,生意红红火火...

  • 陈长海:根植沃土 志兴乡村

    “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回来”,时下这句流行语用在创业人陈长海身上亦是十分妥帖。从一穷二白进城打工,到注册成立南京尊海食品有限公司开始创业,再到乘着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返乡发展,这个山里汉子一路开拓奋进,登临了兴业兴农兴乡村的创业巅峰。外出创业 心系故乡陈长海是一名80后,1980年出...

  • 李瑞: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增收

    “协议虽只有几页纸,但对合作社来说却是沉甸甸的,接下来我们只要做好相关销售工作,就能让合作社的收入增加80万元。”1月12日10时,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习水县明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瑞走出签约现场,拿着刚与上海新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说。2014年,在广州打...

  • 赵中刚:边角料铺就致富“晶彩”路

    他将村里随处丢弃的水晶边角料开发成水晶灯、水晶枕和水晶床垫等200多个产品,在全乡带动成立了36个跨境电商直播间,年销售额近3亿元;他引领全乡创建省电子商务示范村(街区)6个,淘宝村1个,村级水晶电商产业园5个,带动150余户开办水晶加工厂,帮助1500多人“家门口...

  • 孙学全:回乡创业显身手

    “这一片橘子树都是我的,总面积有210多亩,今年的果子结得多,口感也好,这段时间来橘园里采摘果子和预约买果的人也不少,预计今年收入150万元。”去年12月22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青杠村生态采摘果园里,只有一只左手的果园老板孙学全领着笔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

  • 次成永宗:回乡创业实现个人价值

    2019年,次成永宗大学毕业,果断放弃了西藏航空及成都招商银行递来的“橄榄枝”,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昌都市创业,成立了昌都市康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业务涉及企业管理咨询、市场营销策划、代理记账服务等。2020年6月,次成永宗决定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察雅县。...

  • 邵新雷:回乡创业 创造美好新生活

    芦花飘飘、杨柳依依。近日,马鞍山市新市镇新河村村民邵新雷,撑着小船沐浴着金色的阳光穿梭于碧波荡漾的水面上,赏鲢鱼戏水,听鹅群高歌,哼着小曲给鸭子喂食,其乐无穷。可是,谁能想到这位小伙子是一个穿着假肢的残疾人呢?邵新雷1984年8月出生,父母都是农民。初中...

  • 赵增:凤台返乡创业发“羊”财

    踏着冬日和煦的阳光,走进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朱马店镇李庙村养殖大户赵增的养殖场,只见他正在羊圈里忙着清扫、喂食、添水。羊圈里一只只可爱的羊儿或在吃食,或在“嬉戏”。“如今,我通过发展养羊,收入增多了,生活更好了,日子也更踏实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李庙...

  • 洛桑:从“打工人”到“网红” ,短视频改变命运

    “小志玛,吃饭咯!”年轻的爸爸洛桑一声吆喝,奶声奶气的女娃娃小志玛应声而来,父女俩随即面对镜头吃起了刚煮好的牦牛肉,吃完后,两人再齐声祝福“扎西德勒”。这一幕,时常发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呷尔镇查尔村村民洛桑家中。洛桑和妻子。刘忠俊 摄过去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