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指尖经济”带动妇女就业增收

2025.09.17
年来,通辽市科尔沁区以“指尖经济”为抓手,搭建技能培训与就业增收双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走进“娜织锦”手工钩织培训室,几名学员正专注练习手工钩织技巧。钩针翻飞间,可爱的玩偶、精致的包包就开始逐渐成型。学员刘孝莲一直待业在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手工钩织。 “她们在这里开了一个公益的培训班,我就去跟她们学了三天,学习编织一些玩偶和花束,学完之后,就挺顺利地结业了。”刘孝莲说。

近年来,通辽市科尔沁区以“指尖经济”为抓手,搭建技能培训与就业增收双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走进“娜织锦”手工钩织培训室,几名学员正专注练习手工钩织技巧。钩针翻飞间,可爱的玩偶、精致的包包就开始逐渐成型。学员刘孝莲一直待业在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手工钩织。

“她们在这里开了一个公益的培训班,我就去跟她们学了三天,学习编织一些玩偶和花束,学完之后,就挺顺利地结业了。”刘孝莲说。

凭借从小擅长钩织毛衣的基础,刘孝莲很快接到首批钩织订单,此后,她不仅考取钩织专项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还到周边地区授课带徒,从“学员”变身成为了“老师”。如今,她一边在家完成订单,一边照顾家人,闲暇时带学员传技艺,收入稳步提升。

刘孝莲说:“其实对于我来讲,手工编织挺好的。因为它不受时间限制,能照顾家,还能有一部分收入。”

让刘孝莲受益的“娜织锦”,是科尔沁区“指尖经济”的典型代表。自2013年起,创办人李瑛娜便牵头开展手工钩织培训。她聚焦花束、玩偶两大系列产品,既教技能,又拓销路,产品已远销辽宁、河北等全国多个省份。十余年来,“娜织锦”不断拓宽培训渠道,让更多无法出门的妇女能远程学技艺、居家接订单。李瑛娜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培训的人员已经是12000多人了。现在跟我做手工的学员也有将近200人了。我们最初是以线下培训为主,但是2020年之后,我们就做了线上培训。”

用一门手艺,帮居家困境妇女撑起生活的“半边天”,这是李瑛娜坚持十余年的初心,也是科尔沁区“指尖经济”的发展底色。在科尔沁区发展指尖经济的领头人不仅有李瑛娜,真皮雕刻及手工皮艺传承人李秋霞也是其中一位。在她的塔林图雅手工工作室内,摆放着精美的皮包、皮画等种类多样的皮艺产品。李秋霞正手把手指导着学员制作皮艺。因从小热爱手工制作,李秋霞从2015年就开始接触学习皮雕工艺。2021年,李秋霞拜师科尔沁皮雕艺术大师嘎瓦,系统学习真皮雕刻技艺。作为嘎查妇联主席的她,学成后,就开始利用农闲时间,为有需求的村民讲授皮雕工艺。截至目前,她已累计培训180名学员,带动村民靠手工技艺增收。李秋霞说:“当初就是为了有一门手艺,同时也是想通过这门手艺,带动村里的妇女同志,帮助她们有一些额外的收入,怀着这种初心去学习的。”

如今,在李秋霞的塔林图雅手工工作室,胸花针、手工皮包、特色腰带等皮艺产品不断涌现。除了技能培训,她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接市场,让大家的手工艺品都“有处可销”。

从钩织技艺的“指尖创收”,到真皮雕刻的培训传承,科尔沁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让传统手工技艺从小众非遗变成大众技能,让更多的妇女成为了“手艺人”,开创了一条富民增收的产业新路。

  • 手工
  • 妇女
  • 培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