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流动的”零工市场(驿站) 精准赋能营商环境优化与经济发展

2025.08.08
例如,对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而言,公司生产基地大多在乡镇,现在有了家门口的零工驿站,缺人时随时登记,人社局还定期推送求职者信息,企业招工难解决得更及时了。 三、 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服务升级赋能发展。“两进”活动的成功实践,是甘州区人社局推动就业服务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步。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大项目的战略高度,区人社局正以零工市场(驿站)为支点,着力推动就业服务实现“两个转变”:从“单次活动”向“长效机制”转变,从被动“满足需求”向主动“引领发展”升级。一方面,致力于帮助群众实现更高质量更稳定就业。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社局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理念,将服务重大项目、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作为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就业服务新模式。通过创新实施零工市场(驿站)“进商超、进集会”(以下简称“两进”)活动,成功打造“嵌入式”就业服务综合体,让“流动的”零工市场(驿站)有效破解传统服务触达率低、匹配效率不高等难题,实现了就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力资源支撑。

一、 精准对接需求,构建高效就业服务链。甘州区人社局践行“项目需求在哪里,就业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理念,主动靠前服务。针对重点企业用工痛点,深入开展“一对一”用工调研。以张掖市爱琴海购物中心为例,面对其“首店用工需求特殊”和“岗位适配周期紧张”的双重挑战,区人社局精准梳理出12个业态400余个岗位需求,并通过零工市场(驿站)体系向周边精准推送。在确保零工市场(驿站)发挥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创新采用“两进”方式,将招聘活动直接办到商业综合体和传统集会等人流密集场所,将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求职者沉浸式体验工作场景,显著提升了人岗匹配效率和求职体验。爱琴海招聘活动达成意向人数较预期增长30%,成效显著。

二、 创新服务载体,打造“嵌入式”就业服务样板。甘州区人社局将零工市场(驿站)升级为集岗位对接、技能提升、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就业服务综合体”,并以“两进”活动为抓手,成功突破传统服务局限。在拓展服务空间上,深度挖掘商业综合体(如新乐超市)、特色街区(如明清仿古街)、公园广场(如甘泉公园)及传统市场(如甘州市场)的“流量价值”,将其转化为就业服务“微阵地”。这种深度“嵌入式”服务,使求职者在日常购物休闲中即可便捷获取就业信息,企业也能借助天然客流高效扩大招聘覆盖面。在织密服务网络上,依托“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实现人力资源供需信息的实时动态掌握与对接。网格化布局不仅保障了重点项目人才补给,更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全区各类市场主体,建立起常态化服务机制。今年以来,甘州区“两进”活动累计开展22场(次),参与企业179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82个,服务求职者超2000人次,其中30%为首次接触服务的灵活就业人员,有效破解了“触达率低”的难题。例如,对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而言,公司生产基地大多在乡镇,现在有了家门口的零工驿站,缺人时随时登记,人社局还定期推送求职者信息,企业招工难解决得更及时了。

三、 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服务升级赋能发展。“两进”活动的成功实践,是甘州区人社局推动就业服务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步。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大项目的战略高度,区人社局正以零工市场(驿站)为支点,着力推动就业服务实现“两个转变”:从“单次活动”向“长效机制”转变,从被动“满足需求”向主动“引领发展”升级。一方面,致力于帮助群众实现更高质量更稳定就业。另一方面,立足职能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围绕社保补贴、稳岗返还、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等企业关切,提供“申报指南+案例解析”的全流程政策服务,构建起服务重大项目的常态化、系统性支撑体系。甘肃新乐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引进胖东来超市管理经营模式,陆续对几个重要门店进行了调改升级,甘州区人社局在帮助其招聘了100余名员工的同时,还大力落实技能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等优惠政策26万余元,这种“招聘+政策”的组合服务,实实在在减轻了公司的运营压力。

甘州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两进”活动的创新实践,让“流动的”零工市场(驿站)释放出多重积极效应:为求职者开辟了更精准便捷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企业有效降低了用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为政府通过提升就业服务精准供给,显著增强了营商环境软实力。实践充分证明,人社力量已成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助推器”和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稳定器”。(袁怡 8861998)

  • 服务
  • 市场
  • 零工
  • 驿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