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平凉市通过实施“5+N就业促进行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就业促进新格局。截至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4.1万人,创劳务收入80.2亿元。
平凉市以“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为抓手,精准释放政策红利,今年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为3628户企业减免保费4057.31万元。创新“不来即享”“直补快办”服务模式,实现12类政策“免申即享”,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一企一策”定制服务。构建“周五人才集市+劳务市场+零工市场+就业服务站”线上线下矩阵,探索建立零工市场“1234”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一站式家门口服务。
同时,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针对脱贫劳动力,开展“劳务用工赶大集”,提供“上门送岗”服务。聚焦高校毕业生,实施“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通过“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组合拳,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发“静宁果农”“崆峒月嫂”等特色培训包,创新培训就业服务模式,精准匹配用工需求。与院校共建培训联盟,开展“工学一体化”实训。实施“创业平凉”行动计划,为入孵企业提供“房租减免+创业指导+融资对接”服务。创新“陇原创业贷”金融产品,推行“政银担”合作机制。
此外,实施劳务品牌提质行动,培育国家级、省级劳务品牌4个,劳务品牌年均输转14万人,创收36.4亿元。实施零工经济培育工程,全市建成7个零工市场,提供“即时快招+权益保障”服务。试点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就业服务站,推动就业登记、社保办理等多项服务“就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