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龙南:四维“组合拳”畅通大龄劳动者就业之路

2025.08.07
西省龙南市聚焦大龄劳动者就业难问题,以岗位供给、技能培训、价值认可、权益保障为抓手,打出四维就业“组合拳”,打通大龄劳动者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准施策,双轮驱动岗位开发匹配。精准开发岗位供给,实行四级联动岗位收集机制,就业之家常态化开展访企拓岗工作,动态收集园区企业用工信息;社区专职网格员定期摸排辖区个体工商户用人需求;精准开发养老助餐等适老民生服务岗位;鼓励引导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放宽招聘年龄限制,设立产线技术顾问、生产培训师等经验传承型岗位。

江西省龙南市聚焦大龄劳动者就业难问题,以岗位供给、技能培训、价值认可、权益保障为抓手,打出四维就业“组合拳”,打通大龄劳动者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准施策,双轮驱动岗位开发匹配。精准开发岗位供给,实行四级联动岗位收集机制,就业之家常态化开展访企拓岗工作,动态收集园区企业用工信息;社区专职网格员定期摸排辖区个体工商户用人需求;精准开发养老助餐等适老民生服务岗位;鼓励引导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放宽招聘年龄限制,设立产线技术顾问、生产培训师等经验传承型岗位。自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摸排就业岗位4300余个。灵活开展岗位匹配,搭建“线上覆盖+线下渗透”立体服务平台,每周开展直播带岗、每月举办线下招聘;在就业之家及各类招聘活动中设立服务专区,为大龄劳动者提供求职登记、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鼓励各乡镇引进项目,增加大龄劳动者就业岗位。今年以来,新增大龄劳动者就业人数990人。

产教融合,优化提升技能培训体系。强化技能再培训,除免费为“4050”人员培训外,由本级财政出资分期分批举办全市大龄劳动者专题培训班,为60至63周岁的男性及50至58周岁的女性大龄劳动者提供家政服务类、养老护理类、物业管理类等职业技能培训,助力高质量转岗就业。联合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月子中心、安保公司等需求相对较大的行业企业,通过理论教学+岗位实操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助力大龄劳动者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快速转变,实现培训即就业。

多维激励,培育年龄友好就业生态。强化激励机制,大龄员工占比超60%或300人以上、无年龄歧视用工记录的企业纳入市政府“年龄友好型企业”推介名录。今年以来,共有47家企业纳入推介名录。注重荣誉引导,大力宣传大龄劳动者就业优势与经验价值,提升全市传统行业大龄用工比例。

制度护航,织密大龄权益保障网。实施“分段缴费+灵活续保”社会保险弹性参保机制,修订完善劳动合同范本,引导企业和大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依托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实现大龄劳动者劳资纠纷多元化解决。

  • 大龄
  • 劳动者
  • 岗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