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秭归县召开抓创业促就业专题会议,晒出“归雁经济”亮眼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返乡创业主体676家,引进高层次人才52人,带动就业4874人。一批返乡创业者正成为激活县域经济的新动能。
“无人机飞出了新路子!”90后青年谭龙飞在会议上分享创业成果。这位郭家坝镇农家子弟返乡后组建无人机服务团队,不仅荣获宜昌市技能大赛冠军,更带动15人就业,年服务农户400余户,完成脐橙吊运185万斤。
荆州姑娘成为则将屈原文化与非遗工艺创新融合,打造“非遗工坊+居家就业”模式,累计培训绣娘5800多名,带动30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背着娃、绣着花”的居家就业。其创办的企业已提供500个就业岗位,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
秭归县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创业服务体系:茅坪镇开展刺绣、无人机操作等技能培训23期;水田坝乡打造电商服务站与创业孵化基地;全县培育农业服务组织221家,创新“11236+N”服务模式。目前,全县已形成无人机植保、脐橙电商等特色产业集群,带动3.75万人就业,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县委组织部创新推出“三个一”礼包,向276名在外人才家属寄送感谢信、旅游卡和紧急联络卡。楚商回归成效显著:武汉秭归商会投资3000万元改造滨湖路酒店;广州秭归商会筹资1200万元拍摄电影《橙黄橘绿时》;“楚商贷”金融产品半年促成6个项目落地,投资额39亿元。
“要让更多‘归雁’成为‘头雁’。”秭归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创业生态,力争全年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突破万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