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崇信:创新“仲裁+”模式 护航和谐劳动关系

2025.07.23
肃省崇信县积极探索调解仲裁工作新路径,创新推行“仲裁+”联动服务模式,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不断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效能。今年以来,全县仲裁结案率达100%,调解成功率80%,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成效显著。 一是“仲裁+监察”联动解薪愁。强化业务联合培训,推动纠纷源头化解,组建由青年仲裁员、劳动保障监察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劳动争议较多的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指导服务。按照“协作互补、合力维权、高效办案”的原则,充分发挥监察、仲裁各自职能优势,对劳动者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合理运用监察执法和仲裁调解手段,快速高效处置欠薪问题。

甘肃省崇信县积极探索调解仲裁工作新路径,创新推行“仲裁+”联动服务模式,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不断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效能。今年以来,全县仲裁结案率达100%,调解成功率80%,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成效显著。

一是“仲裁+监察”联动解薪愁。强化业务联合培训,推动纠纷源头化解,组建由青年仲裁员、劳动保障监察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劳动争议较多的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指导服务。按照“协作互补、合力维权、高效办案”的原则,充分发挥监察、仲裁各自职能优势,对劳动者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合理运用监察执法和仲裁调解手段,快速高效处置欠薪问题。今年共联合办案5件,案件结案率100%。同时,组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畅通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办理“绿色通道”。

二是“仲裁+就业”携手就好业。始终坚持“劳动仲裁暖民心,就业服务解民忧”的工作理念,建立“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服务机制,将就业服务贯穿仲裁庭前庭后,及时推送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和就业岗位信息,“推荐+帮扶+保障”就业一条龙服务,通过收集劳动者就业需求、推送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及失业保险政策、主动提供劳动保障相关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劳动者从失业者向新就业者转变,实现维权、就业两不误。

三是“仲裁+工伤”高效破难题。一起工伤案件可能压倒一个家庭、拖垮一个企业,为更好提升工伤案件处理效能,围绕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推行“工伤认定+调解仲裁”一体化服务,在劳动者办理工伤认定后及时启动绿色维权机制,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妥善处理后续工伤待遇问题。对于存在较大争议纠纷的,劳动仲裁及时介入组织调解,促使争议纠纷在第一时间化解。在办案过程中同时向企业全方位、多维度、高密度开展工伤预防宣传,不断扩大工伤预防安全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四是“仲裁+法院+司法+工会”多元联动。为了帮助群众快速、高效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仲裁员入驻县综治中心,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劳动纠纷受理、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并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强化仲裁院日常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解答及以案释法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劳动者维权提供专业意见。持续开展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通过仲裁员联系企业,帮助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今年共开展法规政策宣传3次,帮助企业化解劳动纠纷8人(次)。

  • 劳动
  • 服务
  • 仲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