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通过搭建平台、统一抓手、丰富形式、强化调研,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就业公共服务。
一是搭建载体,让平台信息化。打造“三公里”就业圈信息平台,把就业工作做到社区,就业帮扶做到社区,就业评价做到社区,持续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拍摄“基层干部话就业”视频38期,营造重视就业、关心就业、崇尚就业的社会氛围。“三公里”就业圈信息平台已入驻企业1.59万家次,发布岗位1.32万个,登记注册19.18万人,实现就业1.17万人。2023年5个社区被评为省“三公里”充分就业示范社区,67个城市社区被评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
二是统一抓手,让服务便捷化。在各村(社区)设立“一台一表一专栏”(即就业服务台、岗位推荐登记表、企业招工宣传栏),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常态化摸排帮扶,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补贴申领、失业登记、政策咨询等服务,实现求职群众“四清四明”(即家庭情况清、技术特长清、求职愿望清、培训需求清和帮扶结对明、帮扶责任明、帮扶举措明、帮扶记录明)。
三是丰富形式,让活动多样化。在每周三、周六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活动的同时,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招聘进镇村”“直播带岗”“入企探厂”等线上线下特色招聘活动,在公交站台设置“就业站台”、在商超打造“就业长廊”。全市累计建成人力资源综合市场5个、零工市场(驿站)3个。2023年安徽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四是强化调研,让指导常态化。通过政企座谈会、“两问需两清单”活动,把群众的就业创业需求摸上来,把人社的政策和服务送下去。举办全市就业促进行动培训班、“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培训班,不断压实基层公共就业责任,提升服务能力。(杨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