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优秀案例4:优势视角建自信,专业服务促就业

2023.11.16

关 键 词:智力残疾  职业指导


案例介绍:

王婷(化名),22岁,初中文化程度,智力残疾四级,患有智力残疾伴有语言障碍,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天官社区居民,待业在家。无专业技能,无职业经历,无求职能力,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缺失部分社会功能(不会用微信、QQ、不能正常与人交流)。父亲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在家休养。母亲因智力残疾只能从事简单的保洁工作,是全家唯一的劳动经济来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据王婷父亲介绍,王婷8 岁时意外落水,留下心理阴影,不敢单独外出,尤其不敢去有水的地方。常年封闭在家,进一步弱化了语言、人际交往等能力。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协助父亲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随着年龄增长,王婷对就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方面,能够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另一方面,有利于恢复王婷的社会功能,培养生存能力。从2018年开始,王父希望通过熟人介绍、社区求助和参加招聘会等方式,帮助女儿实现就业,但屡遭拒绝。在一次杭州市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上,社会工作者发现了王婷的就业困境,并成立个案工作小组。

本案例应用职业指导技术,结合社会工作方法,历时6个月,帮助求职者恢复社会功能(语言、人际交往、生活能力等),提高自身职业发展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案例分析:

1. 优势分析

1. 1服务对象具有强烈的就业动机。在沟通过程中,王婷表现出强烈的人际交流和求职就业的需求。一方面,王婷对家庭困境十分自责,认为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才导致家庭陷入困难;另一方面,王婷对外面的世界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进入工作岗位充满期待。王婷的父母亲,也迫切希望她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有能力照顾自己。

1. 2社会支持网络较为健全。在本案服务过程中,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杭州市、滨江区两级就业管理部门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杭州市花都美容美发学校提供了技能培训;杭州市指南针职业指导工作室提供了专业的咨询师等等。

2. 劣势分析

2. 1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较弱。由于缺乏正常的语言交流环境,服务对象的语言功能受损严重,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无法表达出完整的一句话,只能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没有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工具,没有微信、QQ和微博等社交媒体,无法通过文字输入与外界沟通交流,求职能力几乎为零。

2. 2缺乏职业能力。服务对象初中毕业,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项目,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职业能力几乎为零。

2. 3原生家庭功能缺失。服务对象的母亲同样有智力残疾,自顾不暇;父亲在工伤后,情绪变得暴躁,经常因家庭琐事对女儿发脾气,王婷对父亲常怀恐惧之心。

3. 目标分析

从服务对象的实际出发,通过职业探索、心理建设、技能培训和岗位推荐,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自信,恢复语言功能和社会功能,实现稳定就业,实现生涯可持续发展。


案例指导:

在社区和父亲的陪同下,服务对象第一次外出求职,参加了杭州市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就业服务人员在现场发现这一特殊服务对象后,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家庭成长背景、受教育背景和家长的诉求,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案例服务评估。考虑属地便利,本案例由杭州市滨江区(服务对象居住地)职业指导团队(杭州市指南针职业指导工作室)接手。

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了本案的基本原则:精细化服务方案,专业化团队帮扶。

确立了个案实施方案:个体成长+就业服务。

1. 个体成长阶段(服务时间:6个月)

1. 1 心理疏导。向心理咨询师(由玥)寻求帮助,免费为王婷提供12次一对一咨询服务。通过认知重塑,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在优势,建立自信自尊,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1. 2行为能力。应用行为主义理论,通过一对一行为训练,提升服务对象行为能力。如:家务练习、语言沟通练习、人际交往练习、购物练习、体能训练(改变其体态)等方法。

1. 3技能培训。通过社会公益机构(杭州花都美容美发培训学校三个学期的培训)帮助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利用班级环境提供人际交流沟通的平台,锻炼其语言沟通能力。通过三个月的集体生活和专业指导,服务对象可以进行简单交流沟通,外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 就业服务阶段(服务时间:2个月)

2. 1能力测评:联系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专科医生为服务对象进行智力测评(58分);应用高德职业导航测评系统,引导服务对象了解就业方向(C型,操作型岗位)。

2. 2就业推荐:根据服务对象的求职意愿和技能水平,先后为服务对象推荐了5家用人单位。

杭州钱江彩印有限公司:企业提供包装岗位,离家较近,工作内容符合服务对象能力要求,但因车间内有裁纸刀等大型切割设备,考虑安全因素,未入职。

杭州市滨江区网投创意园:园区内企业众多,人员复杂,考虑安全因素,未入职。

浙江供商超市:因该超市即将搬离原经营地,新经营定离服务对象居住地太远,需要骑电动车通勤(王婷不会骑电动自行车),未入职。

杭州里德电子有限公司:企业提供产品(摄像头)包装岗位,离家较近,工作内容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要求,工作环境干净安全,入职3个月,后因该公司搬迁至杭州市桐庐县离职。

杭州华宇智迅有限公司:服务对象从杭州里德电子有限公司离职后,联系了在同一园区内另一家企业,从事相同的工作(摄像头包装),工作至今。

3. 指导成果。目前,王益婷就职于杭州华宇智迅有限公司,实现了稳定就业,单位薪资福利、休假待遇较好,其本人和家人都非常满意。恢复了部分社会功能,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行为能力,逐步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具有较高自信和自尊水平。缓解了服务对象背后的家庭困境,亲子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4. 案例跟踪服务。为了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职场环境,预防“返祖”现象,决定对个案实施跟踪服务。服务对象稳定就业后团队每季度进行1次回访,向家人、同事和企业领导了解服务对象的适应情况和能力提升进程。针对服务对象出现的临时性问题,及时介入服务。

5. 社会效益。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案在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适用于其他残疾人就业服务,尤其是智力残疾人群体,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服务对象被评为“杭州市年度十佳再就业人员”。本案先后被浙江卫视、《天堂硅谷》等媒体报道,形成较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案例总结: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求职者面临的问题呈现出多样化、个别化和复杂化等特点。传统的、单一的就业推荐服务显得力不从心。本案在服务过程中,围绕实现就业的核心目标,综合应用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就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就业服务理念。

本案总结出两条经验供参考:

1. 重视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在本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服务对象挖掘到丰富的社会资源。

2. 拓宽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技能。优秀的职业指导人员除了要精通职业指导技能以外,还要掌握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相关原理和技能。



( 责编:系统管理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