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药品追溯和数据鉴证也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措施。药品追溯码数据归集、开放数据鉴证核查数据接口、反馈药品鉴证结果、强化医保药品监控、打击医保药品违法违规行为、降低医保基金运营风险,这些监管手段不仅让百姓用上放心药,更让地方政府实现精细化医保管理成为可能。
青海省:医保药品全流程一物一码监管
作为省级平台,青海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已在全省全面覆盖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业务功能全层级完整上线。新华网医保药品鉴证核查平台作为其内控子系统的嵌入模块,对招采系统、药店、医院进销数据进行真实性验证并提交真实性证据,对医保药品进行全流程一物一码监管。
药企发货、配送入库、配送发货、机构入库、机构销售,从生产到使用的全流程鉴证核查,青海省完成了与招采、药店、云HIS等多业务子系统及数据中台对接,通过“发货单”及配送端传码功能,减少两定入库扫码工作。目前,青海省已形成医保药品追溯监管机制,完善了青海省医保药品追溯管理体系,并已在西宁市为医保稽查提供欺诈骗保监管证据,为医保管理提供基金安全性分析指标。
南京市:构建统一医保考核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定点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及结果信息披露机制是强化协议管理、加强基金监督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医保服务行为,南京市医疗保障局通过实施全市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考核办法,构建统一的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所有定点医药机构考核工作的全覆盖。
考核系统的使用,不仅能引导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规范自身行为,同时辅助医保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动态的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医保基金监管的治理能力。从行为规范、服务质量和费用控制三个维度实现对定点医药机构完成协议履行、动态智能化管理和评价。改善了考核过程中初评结果申述、考评结束后公布年度考评结果等环节,真正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动态管理、量化管理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保证医保绩效考核工作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武汉市:持续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为配合国家医保目录和国家谈判目录调整,新华网医保药品鉴证核查平台配合武汉市医保中心对定点医疗机构鉴核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升级后,平台规范了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交易行为,药品虚假出售、串换销售、一药多卖、过期销售、套高结算等乱象得到监控和治理;此前人工抽查稽核周期长、耗费人力物力、监管效果不佳等痛点得以缓解,,医保经办部门对药店的监管工作有的放矢。
据了解,上线三年来武汉市2019年医保药品鉴核率为71.11%,涉及医保基金风险异常金额3.75亿元;2020年医保药品鉴核率为72.10%,涉及医保基金风险异常金额1.76亿元;2021年上半年医保药品鉴核率为73.24%,涉及医保基金风险异常金额1.10亿元。平台有效提高了医保药品鉴核率,拦截了医保基金异常风险。
抚州市:为用药安全、基金安全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作为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城市,抚州市医保局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逐步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规范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药品的销售行为。
据了解,截至2021年9月底,平台共核查药品37818种,药品数量520.06万余个,医保药品平均鉴核率为52.46%。重复销售药品数量22.27万条,占总异常风险21.60%,发现药品重复销售风险资金达721.96万余元。鉴核平台为强化医保监管、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参保群众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东台市:构建智慧医保基金监管新模式
直面痛点,破解监管难题。东台市医保局探索构建医保基金监管模型并融入创新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两定机构医保基金支付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事前直接拦截、事中预警提醒和事后审核终验。
东台市创新技术精准识别医保基金支付风险,提高违法违规证据可靠性,降低监督与执法难度。自项目建设运行至今,效果显著。其中,运用药械鉴核与追溯技术事前直接拦截医保药品重复销售金额约250万元、医保药品串换销售金额约270万元、过期药品销售金额约2万元,2020年同比2018年,医保药品基金支付整体下降约1000万元。
吕梁市:精准抓取、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
鉴核平台作为吕梁市医保局创新监管的重要抓手之一,自上线以来,震慑作用突出。截至2022年4月初,共核查1623.61万余盒药品,涉及异常风险金额约4738.43万元。平台针对审核不通过单据,依法拒付报销金额达586.43万元,实现医保药品鉴证监督管理闭环。
平台利用药品追溯技术与定点医药机构“进、销、存”信息关联,建立药品目录管理,规范全市定点医药机构药品销售行为,完善创新基金监管方式。平台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参保人员、医药机构药品交易轨迹进行分析,核查单一或多个参保人在全市定点医药机构所购药品是否存在大量或重复,精准打击个人或团伙倒买倒卖药品的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