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9.2万个岗位助力贫困户就业

2020.03.17
志平夫妻是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贫困户,3月8日,夫妻俩来到阜南县工业园区泰力电器报到上班。受疫情影响,他们未能外出务工,这次在村干部帮助下在家门口就业。“疫情降为低风险后,我们镇有9500多人借助招工指南顺利返岗,其中有贫困户1500人。”苗集镇党委书记于旬说。 受疫情影响,阜阳市有9万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未能返岗就业。针对这一问题,阜阳经开区、阜合产业园区以及三区共提供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约7500个岗位,全市各级摸排出2.

高志平夫妻是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贫困户,3月8日,夫妻俩来到阜南县工业园区泰力电器报到上班。受疫情影响,他们未能外出务工,这次在村干部帮助下在家门口就业。“疫情降为低风险后,我们镇有9500多人借助招工指南顺利返岗,其中有贫困户1500人。”苗集镇党委书记于旬说。

受疫情影响,阜阳市有9万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未能返岗就业。针对这一问题,阜阳经开区、阜合产业园区以及三区共提供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约7500个岗位,全市各级摸排出2.4万个市内就业岗位以及长三角地区近6万个就业岗位,编印《阜阳市贫困劳动者就业服务指南》,并组织镇村干部逐户向未就业贫困劳动力精准推荐就业岗位。

同时,各地还着力推动带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复产,从劳动力和企业两头发力,落实贫困劳动力就业激励政策,加大转移就业、就近就业、援企稳岗等政策支持力度。

在太和县五星镇,扶贫车间务工人员开始有序地回到工作岗位。五星镇芦庄村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戴着口罩分散在各自工位上加工工艺品。“我们是订单式销售,复工后带贫率达30%以上。”企业负责人说,车间将继续面向贫困群众进行定向招工,进一步恢复生产。

“自2月底开始,我市各地都登门入企,全面调查摸排带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员工返岗等情况,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返岗情况,摸清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复工复产时间表和用工需求、贫困劳动力上岗清单。”市人社局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全市人社部门认定扶贫车间256个,已经复工复产246个;龙头扶贫企业194个,已全部实现复工;就业扶贫基地220个,复工164个。预计3月底前,带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可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000余人。(朱贺)

  • 岗位
  • 贫困
  • 劳动力
  • 扶贫
  • 贫困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