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河南省深入持续实施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大力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效益,促进更多大国工匠、中原名匠等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转移就业、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深入贫困地区支持脱贫攻坚
河南省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精准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2016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移就业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的出台,目的是保证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在培训脱贫方面,河南省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根据贫困地区劳动力的不同需求,分类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包括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内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强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展培训,支持用人企业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支持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
在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河南省注重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河南省坚持新建项目向贫困县倾斜的原则,提高贫困地区的补助比例,实行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管理;依托“金保工程”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现对贫困劳动力的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就业创业等服务,按规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农民工回乡创业。
分类实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2015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2015—2020年)》出台后,河南省大力开展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培训将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促进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实现“一人、一技、一业”。
河南省每年面向在岗农民工开展政府补贴培训3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每年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1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80%以上,创业成功率达到30%以上;每年面向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已经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展政府补贴培训160万人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提高培训补贴简化申领程序
河南省不断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简化职业培训补贴程序,发挥补贴政策对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的促进、保障作用;打破省内地域限制,在省内跨区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由培训地承担。人社部门协调发展改革、财政、工信、国资等部门,科学测算并发布就业人员集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工种)技能培训成本,进一步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对应不同培训模式和新的职业工种,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
同时,河南省还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设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超市,方便农村劳动力自主选择培训项目;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试点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适应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对企业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的补贴力度。
河南省对培训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过去农村劳动力和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培训补贴标准偏低;二是申领补贴手续繁琐、兑付困难。因此,河南省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在细化培训补贴层次、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简化培训补贴申领程序上进行突破;同时,对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和管理更加科学,对培训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
细化工作措施促进产教融合
河南省积极推动《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全面落实,规范操作规程,挖掘工匠精神的“河南基因”,传承工匠技能。
河南省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规模,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每年选择20家以上企业,重点组织新招用技能岗位人员和转岗人员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2022年全省试点企业达到200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同时,河南省开展“智慧蓝领”“寻找中原青年工匠”行动,选树一批工匠企业、工匠院校、工匠车间、工匠团队、工匠技师,促进工匠技能代际传承,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能的工匠人才。(河南省劳动科学研究所 张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