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受大余县就业培训中心电话回访的王玉香笑得合不拢嘴。王玉香家住大余县青龙镇青龙村狮子口组,今年3月参加了大余县2018年中式烹调培训班,并利用自家房子开办了一家农庄,随着全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农庄的生意越来越好,家里的生活大为改善。近年来,大余县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就业补助资金的作用,科学规范使用筹集的就业补助资金,提高使用效率,促进就业,助力创业。
一、管理监督升级
就业补助资金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近年来,大余县不断提升对就业补助资金的管理,按就业促进效果绩效来分配就业补助资金,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环环相扣的全过程监管,切实增强做好就业补助资金管理的责任意识。
该县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健全统一规范的就业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该县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健全扶持政策享受人员实名制数据库,补录2010年以来享受社保补贴人员信息,实行信息化、系统化管理,逐步实现政策审核、数据比对、资金拨付的全流程网上操作。
为确保就业补助资金真正落实到位,该县对已认定的培训机构、享受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人员、就业扶贫资金使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好各项资金补贴的初审、核定和汇总工作,对各项补贴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进行跟踪服务,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项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对被补贴人员、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就业情况进行公示,防止虚报、冒领补贴资金,接受社会各界对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的监管,做到“笔笔有公示,笔笔受监督”,确保资金使用“阳光”操作。
惠民资金每一分钱,都应用在最需要的群众身上。该县明确监督机制,将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县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社会监督相结合,做实做细自查自纠工作,采取联合检查、专业审查等方式,对敢动民生资金的行为,坚决以“零容忍”一查到底,形成常态化、多元化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落实使用提效
“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而且培训的时候还发放了400元补贴,真是贴心啊。”大余县南安镇村民聂郁桦高兴地说道。
聂郁桦是南安镇新珠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4月参加了县就业培训中心组织的精准扶贫家政培训班,顺利结业拿到证书,现在已经在县城某月子会所上班,每月工资有8000余元。聂郁桦领取的补贴是就业补助资金中用于个人的职业培训补贴,也叫一次性求职补贴,今年以来,该县已拨付职业培训补贴134.68万元。
在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时,大余县以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为重点,研究制定就业补助资金使用范围的意见和思路,进一步完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扶贫等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充分就业。
该县不断完善政策扶持,通过抓政策落实、抓及时拨付来促进就业补助资金合理使用。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尤其是符合“4050”(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年龄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结合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受理时快速查询已领取社保补贴人员的个人信息和享受社保补贴政策情况,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都能及时、足额领取到社保补贴,增强了他们就业的稳定性。今年上半年,该县共为306名享受社保补贴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89.03万元。
就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途径。大余县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开发促进就业效用较强的培训项目,依托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城镇劳动力的类型和特点,对文化程度较低、资金能力有限的人群,以普及实用技术为重点,开展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班,增强就业能力,对有一定资金和创业经验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电子商务等内容的培训,提高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的契合度,提升培训后再就业率和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像聂郁桦参加的免费就业创业培训,今年以来大余县已经开办69期,累计培训2580人,还为工业园区员工1565人进行培训。
三、三级平台服务
“还好在街道微信群里看到了补助政策的宣传,知道我们毕业生还能享受到这些补贴。”近日,家住大余县南安镇石桥下社区的肖贵阳高兴地对记者说。在乌克兰敖德萨国立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的肖贵阳回到大余后开办了一家琴行,今年他成功申请到了5000元的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并且正在积极申请创业贷款开办自己的第二家琴行。
近年来,大余县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信息发布平台,根据补助资金使用的主题,广泛采集、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QQ群、微信群等,及时发布就业创业补助相关政策以及各项岗位需求信息。通过就业招聘大会和节假日,深入到乡镇、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9000多份,并为群众现场解答各项政策法规,让群众知晓就业专项资金补贴的政策规定、补贴的领取方式和步骤、公共职业培训机构的地点、职业介绍机构等;设立创业吧、创客中心、创业大讲堂等,提供包括创业政策引领、项目推介、资金扶持等措施,并为创业人员实行“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自助式的方便快捷服务。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今年截至三季度,该县城镇新增就业24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1%,其中“4050”人员就业197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03人就业,两参人员安置87人就业,就业扶贫专岗安置579人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8笔共计1.45亿元,其中10笔共计237万元创业贷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3人脱贫致富。(江西省大余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 彭奕鹰 赖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