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才的重要性。而前不久“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的新闻也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南京、杭州、西安等城市纷纷发布人才新政,吸引人才到本地发展。今年两会上,“新一线”城市人才争夺战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抢人大战”背后是对人才的重视
“我认为现在各地这种抢人大战是一种好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社保科研院副院长莫荣对记者说,“各城市间的‘抢人大战’释放了一个良好信号,说明各地政府开始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人力资本的引入来促进创新创造,这样的竞争也能够让人才流动更加均衡。”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同样看好“抢人大战”。张力介绍,四川省近年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各地市都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相关扶持政策纷纷出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也是人才。四川正敞开怀抱向各类人才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川立业、创业。
“抢人才,其实就是各地对人才作用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并付诸于具体行动的表现。”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对记者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直是我国科教兴国、科教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各地对人才的引进,对提高地区科技竞争力、提高当地民众的科学能力修养,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人才争夺战不是个新鲜事了,人才战略是每个地区发展必不可少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说。前不久南京发布人才新政,40岁以下本科毕业生都可直接落户。杨震认为,对于人才的定义,学历只能算其中一个方面,“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作出突出贡献的都算是人才。”
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在很多代表委员为“抢人大战”点赞的同时,也有很多代表委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在分组审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说:“现在一些地方人才引进层层加码,你给1000万元,我就给2000万元,你给‘领军’,我就给‘首席’,长此以往反而不利于人才发展。”
对此,熊思东认为,对于各地良性的人才竞争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但同时也应该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是重视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要以需求为导向。各地区在改革发展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需求在哪里?要以此来作为导向,精准地引进和吸纳人才。二是各地要搭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当地人才的培养和培育工作。既要重视存量,也要重视增量,切勿“引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四是人才引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社会的治理结构、人才作用发挥等方面从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来考虑,切记不要通过简单的物质刺激来引起人才的不合理和无序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也为引进人才支招。“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才是真正能迎来‘金凤凰’的‘梧桐树’,赢得群贤毕至的‘黄金台’。”
戴元湖认为,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的营造,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注重人才政策的系统集成。要树立系统思维,抓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利契机,着眼本地区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人才工作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套,着力形成人才支持和服务保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善政策体系,提升人才政策整体“含金量”。二是要注重产业、创新与人才的协同发展。产业、创新对人才具有集聚效应,产业发展有前景、有底气,科技创新有平台、有保障,人才方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三是要提供暖心拴心的服务保障。近年来,有的地方提出要当好“店小二”,有的地方提出让人才少跑路,这都反映出在人才服务保障意识上的提升。“实践证明,引进人才、让人才落地生根,不能光靠‘卖吆喝’,不在于政策出台多少,关键还要看政策落实的速度与温度。”戴元湖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表示,集聚人才不能仅靠“抢”和“挖”,而是要为创新人才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实现共赢共享。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则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健全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人才流动市场的监管,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用人单位严格自律的人才有序流动新格局。
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人才
在聚焦“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的同时,很多代表委员发出呼吁,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大量人才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帆认为,推动农村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张帆建议,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位置,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真正把党管人才工作覆盖到农村,并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加快出台乡村振兴中长期规划,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规划的首要位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让农村人才具有稳定、清晰的发展预期。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引进新型农业人才扶持力度的建议。在建议中刘建明提到,乡村振兴,根基在产业振兴,关键靠人,特别是新型农业人才。如何克服当前农村人才留不住、新型农业人才相对不足等问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相应扶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表示,新一轮的深化农村改革,离不开人才建设,要更加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筑牢农村人才基础,主动回应农民的需求与关切,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各地应该制定政策,吸引人才。从宏观战略层面,采取市场拉动和政策带动的方式,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基层创业就业,并能够享受到体面、尊严和幸福的生活,使他们真正‘愿下去’‘扎下根’。”刘晓庄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在农村创业就业的各类人才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对一些急需的专业人才发放专项支农津贴;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城乡迁徙自由;完善配套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青年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鼓励支持各方面人士“告老还乡”,发挥“乡贤”正向引领作用,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胡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