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入乡随俗推政策,就业扶贫“服水土”

2018.01.10
为使高层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需“因地制宜、入乡随俗”的落实政策,婺源在就业扶贫攻坚战中,结合自身“中国最美乡村”旅游优势,以“旅游+就业”模式,多形式引导贫困户在家门“吃旅游饭”。据悉,婺源目前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因旅游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为使高层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需“因地制宜、入乡随俗”的落实政策,婺源在就业扶贫攻坚战中,结合自身“中国最美乡村”旅游优势,以“旅游+就业”模式,多形式引导贫困户在家门“吃旅游饭”。据悉,婺源目前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因旅游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一是“旅游+创业”。利用景区优势,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赏花摘果、吃农家菜、住农家院”的农家乐经济,生产销售旅游产品等方式实现创业。并将邱五权等17家优秀的旅游行业创业者认定为“就业创业示范户”,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旅游+种养殖”。利用山区资源,引导贫困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殖绿色农产品、养殖无公害畜禽,在山茶油、茶叶、毛竹制品、皇菊、菌类培养、药材培育等上面下功夫,让旅游者吃上“土鸡蛋”、“土猪肉”的同时,增加贫困户收益。

三是“旅游+培训”。积极开展农家乐经营者、宾招行业管理者、导游等涉旅人员培训,组织他们去周边发达地区交流学习,提升贫困人员劳动技能,据悉,该县已开展各类贫困人员培训480人。

四是“旅游+贷款”。在“造血式”帮扶的同时,开展“输金式”贷款扶持,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解决贫困户创业资金难题。据悉,该县以旅游业、茶产业、种养业、手工业等特色产业为发放重点,优先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贷款比例占69.43%。

五是“旅游+扶贫车间”。围绕旅游产业,鼓励和支持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据悉,该县首批认定县级扶贫车间33家,申请发放扶贫车间运行费8万元。

据悉,该县通过整合扶贫政策、量化考核标准、压实扶贫责任等措施推进扶贫工作。截止目前,贫困劳动力就业率已达70.46%。(王永红)

 

( 责编:lj )
  • 就业扶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