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 送岗送智送策——湖南省湘潭市以精准对接助湘西州困难群众就业

2016.06.22

今年3月以来,湖南省湘潭市主动与湘西州对接,建立健全劳务协作脱贫工作机制,在供需对接、组织接收、岗位培训、创业服务、人文关怀等方面,提高劳务协作对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湘西州永顺、古丈两县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走出去”,实现精准脱贫。

截至5月底,湘潭市已直接安置两县60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开展技能培训近1000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近1000人。

用心、用情、用力深度帮扶助脱贫

湘潭市在与湘西州对口开展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工作中,紧密结合两地实际,精准起步,用心建立健全劳务协作工作体系,用情推动试点工作务实稳定开展,用力谱写两地携手脱贫攻坚的精彩篇章。

针对两地路途远、习俗差异较大等情况,湘潭市开展了一系列行动,推进劳务协作。

前期,湘潭市人社局对31家企业进行摸底,收集了1841个岗位;5月5日—6日,组织企业、职业院校、创业指导师来到永顺县、古丈县,开展“三送三基”专项活动,即:送岗位,打造扶贫安置基地;送培训,打造扶贫培训基地;送政策,打造扶贫创业基地。

5月10日,湘潭市人社局把永顺县、古丈县首批转移来潭就业的劳动者全部送达企业。

5月20日,湘潭市邀请永顺和古丈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来潭,连续举行了4场研讨对接会,就如何进一步建立劳务协作脱贫机制进行坦诚交流和探讨。

6月1日,湘潭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带队再次去永顺、古丈,开展送培训活动。

6月6日,湘潭市就业局有关负责人带队前往湘西,就“送政策”展开调研……

“交流互访是一个提高认识、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延伸触角、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重任在肩、策马扬鞭的过程。”湘潭市人社局局长陈铁平说。

交流探讨中,永顺县希望湘潭市在解决当地贫困人员季节性就业和产业扶贫等方面多下功夫;古丈县则希望湘潭市加强对当地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给予强有力的培训师资支持。

初次到湘潭的古丈县副县长向上说:“听了湘潭对接湘西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我深受鼓舞。湘潭市领导和各界朋友是在赶着推着我们摆脱贫困。”

送岗、送智、送策精准协作搭平台

在双方积极互动下,迅速形成了“打造三送就业扶贫基地,带动三批人员转移就业”的局面。“精准筛选信息,做到找得准;实现人岗对接,做到送得出;打造安置基地,做到稳得住。”湘潭市人社局局长陈铁平介绍。

湘西州精准统计劳动力输出信息数据,建立建档立卡户详细资料库。湘潭市作为劳务输入地,则根据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愿意来潭就业的建档立卡户基本情况,结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情况,精准筛选进行岗位匹配。同时,对在潭务工人员的及时回访,详细掌握相关工作、生活情况,确保人人有台账,账账信息新。

湘西、湘潭两地互派一名专人负责输出输入地的信息对接工作。湘潭市人社局每月安排专人定时上传300个以上适合贫困劳动力的优质岗位,通过电视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发布需求信息,努力做到人岗匹配。目前,当地已累计发布岗位2854个,达成劳务协作输出意向733人,基本做到了有来潭就业意愿、对工作不挑剔的劳动力都能免费到湘潭求职就业。

对吸纳安置湘西籍人员就业较多、用工规范的企业,湘潭市将其认定为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就业安置基地,按规定给予相关扶持政策,并优先推荐参加省人社厅精准扶贫模范单位评选。目前,全市共建立就业安置基地4家。

如何通过“送培训”促进就业,打造扶贫培训基地?作为老工业基地,湘潭市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多、精品行业强、技能品牌响的优势,通过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举措,帮助永顺、古丈培训当地师资,推动劳动力提升劳动技能,尽快实现就业。

“永顺、古丈的学生来湘潭学习技能,可以拎包入住就读,不单学费全免,还为每名学生额外争取了每年3000元生活费,学成后保证高质量的就业。”陈铁平说。

同时,针对永顺、古丈富余劳动力中女性居多的特点,湘潭市推出了家政服务、育婴师等技能培训。针对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拖累出不了远门的中老年人,则发展订单式劳务,把产品加工送上门,将劳务输出接到位。目前,湖南尚恩熙工艺有限公司主动将手包加工业务,纳入了湘西留守劳动力就业范围。

“培训一名学生,脱贫一户家庭”。为了从根本上让贫困家庭实现脱贫并杜绝返贫,湘潭市人社部门与永顺、古丈两县的乡镇劳动保障站深入对接,就“两后生”招生与技能培训有关事项进行了商谈,发放培训宣传资料1000多份,吸纳“两后生”来潭就读技工院校。

湘潭市大力支持技工院校在永顺和古丈分别建立招生基地和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还引导技工院校采取联合办学形式,在基地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在湘潭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和实操培训。

根据永顺、古丈的需求,湘潭市通过送师资、开设创业课程栏目、培养创业教师等举措,激发两县的创业热情;设立对口湘西的创业帮扶基金,用于落实永顺、古丈两地来潭创业人员场地租金补贴、商标补贴、开业补贴、各类平台搭建和创业服务资金支出等。

湘潭市规定,永顺、古丈来潭创业人员可享受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扶持政策,并设立绿色通道,一律优先办理;建设来潭创业基地,制定相关帮扶政策,帮助来潭创业贫困人员快乐创业。

此外,湘潭市还在两县搭建创业培训平台,为贫困人员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建立企业诊室,为创业者提供咨询问诊,及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结合当地情况,指导孵化基地建设和发展。

献血、输血、造血长效脱贫奔小康

湘潭市通过献血、输血又造血的方式,采取政府托底、政策帮扶、形成联动机制、加大维权保障等举措,实现深度帮扶和长效脱贫。

湘潭市对就业和创业基地推广“巡诊”制度,确保这些有孵化功能的基地健康运转;对永顺县、古丈县在潭就业的建档立卡户转移就业人员,开展重点跟踪服务,随时掌握其就业情况;对需要转岗或失业的,实行政府托底,充分保障其就业需求。

同时,湘潭市将永顺县、古丈县在潭就业的建档立卡户贫困劳动力,纳入湘潭市精准扶贫扶持对象范围,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落实省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工作支持政策和市精准扶贫相关帮扶政策。对每个湘西籍来潭务工者平均每人每年发放社会保险费等方面政策补贴近万元,按目前预测的就业规模,每年将支付500余万元。

湘潭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优秀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已在潭就业或有来潭就业意愿的两县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鼓励企业建立乡镇、村招工代办点,引导乡镇、村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参与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工作。

湘潭市积极维护两县赴潭就业者的社会保障、维权维稳、就医就学等各方面权益,增强他们的融入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转移就业者安心就业,通过稳定就业实现脱贫。(易特夫 廖英 黄宁波)

( 责编:lhj )
  • 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