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山东济宁:数字赋能强技能 精准服务促就业

2025.11.28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社局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将信息化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全流程,通过需求对接数字化以及培训就业一体化,推动培训实效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构建“精准画像”体系,提升靶向匹配效率。搭建需求采集与动态更新平台,依托“互联网+调研”模式,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培训意愿的数字化精准对接,对13条标志性产业链通过线上调研问卷、电话沟通等信息化工具,配合230余家次线下访企岗,同步收集线上有效需求信息,整合形成“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和“劳动者培训意愿清单”。实行“一行业一策”“一企一方案”,根据企业用工变动、就业市场反馈等数据,更新调整培训项目目录,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季节性缺工问题,通过需求匹配快速归集绒艺动漫科技、凯利玩具等企业用工需求,精准推送缝纫工培训课程信息50余条,成功实现100余名技能人才的数字化定向匹配。

提升“培训教学”质量,增强技能转化效能。搭建校企“磨课”平台,联合培训机构、企业开展课程研讨,推进课程设置与岗位标准对齐。构建“实操监管”全流程服务体系,班期管理统一使用实名制,培训数据实时上传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软件打卡签到杜绝“代签到”,实现学员身份精准核验;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留存培训轨迹,确保培训过程真实有效。

创新“数字就业”举措,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妈妈岗”直播带货培训采用线上实训平台+直播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帮助230余人在电商、自媒体领域就业;非遗刺绣培训开通线上接单渠道,20余名学员实现“居家数字化创收”;创新开设AI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培训,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储备数字化技能人才。

拓展“多维触达”渠道,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建立“线上宣传+线下服务”联动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号等数字化渠道推送培训信息200余条,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建立“培训机构+镇街”线上包联机制,实现培训咨询、报名、预约全流程线上办理。建立就业跟踪服务“反馈”机制,对结业学员开展跟踪回访,深入了解就业意向、求职进展及岗位适配情况,针对未就业学员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帮助解决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方面的难题。

  • 培训
  • 精准
  • 服务
  • 数字化
  • 需求
搭建需求采集与动态更新平台,依托“互联网+调研”模式,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培训意愿的数字化精准对接,对13条标志性产业链通过线上调研问卷、电话沟通等信息化工具,配合230余家次线下访企岗,同步收集线上有效需求信息,整合形成“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和“劳动者培训意愿清单”。实行“一行业一策”“一企一方案”,根据企业用工变动、就业市场反馈等数据,更新调整培训项目目录,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季节性缺工问题,通过需求匹配快速归集绒艺动漫科技、凯利玩具等企业用工需求,精准推送缝纫工培训课程信息50余条,成功实现100余名技能人才的数字化定向匹配。 提升“培训教学”质量,增强技能转化效能。搭建校企“磨课”平台,联合培训机构、企业开展课程研讨,推进课程设置与岗位标准对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