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青年就业更是关乎城市发展未来的关键议题。连日来,芜湖市围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需求,从机制构建、供需匹配、服务升级三方面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动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青春动能。
高位统筹+协同联动筑牢就业保障机制
芜湖市委、市政府将青年就业置于高质量发展和人口能级提升的重要位置,高位推动就业促进工作。今年以来,市领导带队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宣讲,生动展现芜湖产业优势与城市魅力,吸引青年人才“关注芜湖、了解芜湖、扎根芜湖”。
在此基础上,芜湖进一步构建“党委政府领导、人社教育牵头、职能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各级政府部门计划走进国内上百所知名高校,开展超百场专场招聘活动,为2026届高校毕业生精准对接就业岗位,助力其选好职业“第一站”。
政策支持同样持续加码。芜湖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青年人才政策系统集成、迭代升级,完善“助您安居、助您生活、助您创业”政策体系,确保大学生来芜“求职有服务、就业有补助、创业有支持、居住有补贴”。据统计,芜湖今年已发放各类就业补贴7000万元,以真金白银为青年就业保驾护航。
产业拓岗+数智赋能实现就业供需精准匹配
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拓宽岗位供给,是芜湖促进青年就业的核心抓手。该市建立“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三级联动摸排机制,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数字创意等重点产业链,编制全市重点企业(项目)岗位需求清单,今年已向高校推送“高薪优岗”10.7万个,让青年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为达成“未来三年吸引50万青年人才”目标,芜湖打造“春风暖心”“盛夏揽才”“秋贤若渴”“暖冬送岗”四季招聘品牌,并依托长江(神山)大学生音乐节等特色载体,陆续举办2025“海聚奇才”博士人才专场对接会、菁英人才招聘会、大学生集体迎新典礼等活动。今年上半年,菁英人才春季招聘会吸引全国1300余所高校的5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参与;下一步,针对2026届毕业生的招聘活动将进一步加密,持续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数智化手段更让就业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依托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芜湖引入AI技术上线人力资源智慧平台,建立“岗位需求—人才画像”智能匹配系统,整合企业岗位、毕业生简历、政策服务等数据资源,实现岗位信息精准推送。如今,“24小时不打烊”的掌上就业服务,让“企业找才”与“毕业生求职”更高效、更精准。
品牌化服务升级为青年就业注入“强心剂”
在就业服务品牌打造上,芜湖不断创新模式、提升效能,让青年就业获得感持续增强。
就业服务“校内即享”。作为全省首创,芜湖大学生“校内即享”就业创业服务模式已开展政策宣讲、城市参访、产业实践等活动1634场,覆盖大学生20万人次,相关做法还荣获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一等奖。年内,芜湖计划在全国高校建设15个大学生就业赋能中心,升级打造“芜才实训”机制,实现岗位定向推送、生源定向输送、校企双向对接。
创业支持“一站赋能”。依托“鸠兹科创湾”,芜湖搭建高能级创业赋能中心,链接创业服务联合会150余家会员单位资源,为青年群体分型分类提供场地支持、创业培训、政策咨询、融资服务,破解“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无人脉”的创业难题。今年10月,芜湖在省内首创高校创业梦想联赛,吸引400余个在芜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参赛,50个获奖项目将获得跟踪服务支持,助力青年创业梦想落地生根。
就业帮扶“精准滴灌”。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芜湖统筹全市就业资源开辟“绿色通道”,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组建就业帮扶专员队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创业意向进行持续跟踪,以实名建档、职业指导、就业推介等方式,实现芜湖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00%帮扶,确保不让一名青年在就业路上“掉队”。(常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