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一书在全国发行。
人社部向全国人社系统发出号召:学好用好这本书,更加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精心谋划推动“十五五”时期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工作实效。
各地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在深学细悟中,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引领的力量。广大人社干部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社会保障的重大意义,科学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体系、怎样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循道而行,方能致远。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视挑战、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干在实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
践行“五个坚持” 成就非凡事业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有关社会保障的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保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但不是照抄照搬、简单复制,而是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成就举世瞩目,共识愈加深刻。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五个坚持”科学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成功经验,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回顾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清旺信心更加坚定,“首都人社系统将坚定不移深化社保制度改革,高标准落实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探索完善新就业形态等重点群体社保政策,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优化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能力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充分、更公平、更有温度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社工作‘人’字当头、‘社’字托底,要求我们站稳人民立场、心系社会民生。”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重庆将锚定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深化社保领域改革攻坚,健全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突出高质量高标准参保扩面,把更多的人群纳入覆盖范围;构建智导、智办、智审、智控、智管“五位一体”的经办服务体系;加强“社保规划师”队伍培育和能力提升,为群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社保服务,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课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金万宏表示,宁夏将持续在参保扩面上下功夫,充分运用“数据找人”等创新成果,力促扩面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个人养老金、职业年金,深入开展补充工伤保险,全面建设更多层次、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全方位推进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服务体验升级;把社保政策送入寻常百姓家,增进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度、认可度。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走向成熟的根本动力。“新征程上,更需要我们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改革创新的勇气与魄力,破解新矛盾、新问题!”浙江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鹏岳倍感振奋。他表示,浙江将着力推进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建设,聚焦重点群体,加强宣传引导,实现应保尽保;科学合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推进园区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发展,健全多支柱养老保险;开展尽心、耐心、暖心“三心”服务,推广“数字员工”和“无感智办”服务新模式,强化智能监管,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效能和群众体验。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党组成员、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主任赵永刚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精神,是重要的方法论,“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内蒙古人社部门将不断扩大参保覆盖范围,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盟市级管理,创新社保业务经办‘同审统办’,持续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担当重要使命 锚定发展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广大人社干部方向更明——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公平可及性、安全性、便捷性、规范性,为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公平、更有温度的社会保障!
可持续性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关乎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的信心和预期。“改革创新是增强制度可持续性的动力源泉。”河北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处长顼庆坤表示,“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立足实际,河北将在基本养老保险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
公平可及性,目的是将更多的人群纳入覆盖范围,工作重点就是高质量参保。四川广元市创新开展劳务专业合作社社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破解了农村就地就近灵活就业人员缺乏工伤保障难题。“我们将持续深化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的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推动劳务专合社社员参保与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面提质,拓展保障范围、创新保障方式,为更广泛群体提供更坚实保障。”广元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褚欢说。
安全性关系到参保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救急款”,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靠运行。“基金安全,一分都不能差,是红线!”通过学习,江苏徐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晓鹏更感使命在肩。他表示,徐州将始终绷紧基金安全风险防控这根弦,积极构建“制度—技术—治理”三位一体的智慧风控体系,推动基金安全防控模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由单点防控向系统治理转型,全面筑牢基金安全防护网。
便捷性是满足人民群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需求的基本目标。“我们要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黄琳表示,“河南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社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升级全省通办,实现社保服务‘省内无异地’;扩容集成联办,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延伸就近能办,把社保服务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创新精准智办,实现业务办理自动化、审核智能化、服务精准化;拓展跨省通办,全力为跨区流动人员提供便捷社保服务。”
规范性是巩固社会保障重大改革成果、促进制度成型的重要保障。黑龙江鹤岗市兴山区人社局以“人社普法进万家,法治保障你我他”为主题,深入企业、社区和人员流动密集地带,深耕普法宣传阵地。“社会保障法律既是群众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将深入开展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宣传活动,通过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台等方式,持续深化普法宣传实效,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兴山区人社局局长宋艳艳说。
聚焦民生福祉 奋力改革攻坚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当前,我们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新的职责使命和发展环境,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全会强调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聚焦民生福祉,直击群众期盼。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坚持与时俱进,以“钉钉子”精神,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干在实处,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成为广大人社干部的共识。
甘肃作为西部省份,将聚力破解城乡、区域保障不均衡等问题,让共同富裕底色更加鲜明。甘肃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周丽宁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抓改革、惠民生、防风险,高质量编制甘肃人社事业“十五五”规划,深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精准扩大参保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不断强化基金监管,持续优化经办服务,全面提升社会保障的可及性、安全性、便捷性和规范性,切实兜牢、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锚定“十五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目标,江西将从三方面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江西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克琦表示,聚力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强化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扩大工伤保险制度覆盖面;聚力公平可及,紧盯重点群体,通过精准识别、针对宣传、暖心服务、智慧管理,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聚力安全规范,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持续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
用贴心暖心的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更好落到实处,成为广大人社干部的共同追求。
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月卿表示,将全力推进“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民生实事,同时,优化经办服务、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社会保障蓝图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
“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到群众心坎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贵州道真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志均更加坚定了以主动服务实效践行社保为民的初心、筑牢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底线的决心。他表示,“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能,以应保尽保、应享尽享为目标,针对剩余未参保人员细化服务,一对一上门讲、金融扶持帮、线上线下协同办,让社保兜底网更密更牢。”
“把‘温暖人社’的服务品牌持续擦亮。”山东济南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三级主任科员陈冬燕坚定地说,“我们要立足实践、举一反三、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社保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完善帮办代办智办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流程、细化服务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
作为基层经办人员,浙江长兴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瞿心贝每天直面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学习,她深深地体会到了“社会保障“这四个字背后的分量。“我们始终秉持‘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标,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手把手教,对政策理解有困难的群众,拆解开讲、反复说明。”她动情地说,“我们将以最平凡的岗位为支点,用最温情的守护作纽带,把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广大人社干部一致表示,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领悟,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勠力同心、真抓实干,不断将社会保障事业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积极力量!(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