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贺兰县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化解了一起长达8年的货款纠纷。内蒙古一名供货商带着800多张供货清单找到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耗时两天逐一核对,确认欠付金额8万元。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企业当场支付货款。
据了解,贺兰县司法局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已经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并创新推出“个十百千万+24小时”工作法,组建百人法律服务团,为企业与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截至目前,贺兰县通过打造“一刻钟法律服务圈”等,推进法律援助案件提质扩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00余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700余万元。
在保障特殊群体权益方面,法治服务同样彰显温度。今年5月,贺兰县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12名四川彝族残疾人农民工追回欠薪38万元。该案此前经多方协调未果,面对困境,调解员仅用3天就促成企业当场支付。在基层治理中,贺兰县构建县、乡、村三级调解网络,打造“石榴籽调解”“夕阳红调解室”等特色品牌,聘请1145名“石榴籽”调解员,运用“疏心结+解法结”方式,成功调解纠纷5600余件,成功率达99%。(记者 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