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襄阳市就业部门抢抓在外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统筹全市各县(市、区)协同发力,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岗位+政策+技能”多维就业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用工需求与就业意愿,助力返乡人员在团圆之际实现“家门口”就业。
精准摸排,服务前置夯实基础
节前,襄阳市依托“市—县—乡—社区”四级联动摸排网络,提前启动返乡人员信息登记工作,通过社区走访、电话回访、商圈问卷等方式,累计摸排返乡人员3200余人次。9月30日凌晨,襄阳西高速路口迎来“迎亲回乡就业‘职’通车”,工作人员现场为16名从深圳返乡的务工人员送上就业创业政策大礼包,传递家乡的关怀与诚意。
分时推进,招聘活动贯穿假期
双节期间,全市连续举办2025年襄阳市金秋送岗暨“迎亲回乡”专项招聘活动23场,涵盖线下招聘12场、线上直播带岗9场,实现假期招聘服务“不断线”。国庆当日,保康县、襄城区、南漳县、枣阳市等地同步启动首场招聘,为节前返乡人员送上首波就业机会。
多点布局,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提升就业服务的可及性,招聘活动主动走进社区、商圈和乡村,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设立小型专场,方便居民和返乡人员就近求职。同时,利用商圈人流优势设置招聘展位,并深入乡镇开展“送岗上门”,将岗位信息与政策手册直接送到农村求职者手中,实现“就业服务不出村、岗位送到户”。
沉浸式入企探岗,推动人岗精准匹配
针对部分求职者“怕岗位不合适”的顾虑,襄阳组织返乡人员走进本地重点企业,开展“沉浸式”岗位体验。国庆期间,共100余名返乡人员实地参观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蓝带啤酒、长源东谷等企业,现场了解企业文化、观摩生产流程、体验实操环节。截至目前,已有40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2人直接签约。
数字赋能拓宽渠道,分类服务回应多元需求
线上方面,依托湖北公共招聘网、“襄e就业”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持续开展网络招聘与直播带岗。“国庆专场直播带岗”吸引2.1万人次观看,收到在线简历154份。线下则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高薪技术岗与基础岗并重的选择;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窗口”解读专属政策;为脱贫劳动力开设“一对一”职业指导;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同步推介创业项目与担保贷款政策,激发创业活力。
政策技能双向发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各招聘会现场均设置政策咨询区,发放《返乡创业政策汇编》《就业创业政策指南》等资料4900余份,现场解答社保补贴、技能提升等政策疑问480余人次,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同时,联合培训机构设置“家政服务技能体验”“电商直播实操”等互动专区,引导返乡人员参与“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建立跟踪机制,实现服务“不断线”
襄阳市还建立“意向人员跟踪台账”,对达成就业意向者开展回访,协助办理录用手续,推动“意向转就业”;对暂未匹配成功的人员纳入人力资源信息库,持续提供岗位推荐与培训服务,确保返乡人员“留得下、稳得住、干得好”。
据襄阳市就业部门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迎亲回乡”系列就业服务,完善“招聘+培训+政策+跟踪”一体化就业促进机制,为返乡人员留襄就业创业提供更全面、更温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