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海新区关于提升创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滨城’创业二十条”)发布,涉及20项具体政策,聚焦创业者全生命周期需求,结合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创业活动,从重点群体帮扶、平台搭建、金融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入手,提升区域创业服务能级和创业环境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根据“‘滨城’创业二十条”,天津市滨海新区推出一系列面向重点群体的创业扶持政策和补贴减免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入乡人员发放首次创业补贴,上述群体在滨海新区首次创办企业并正常经营满6个月可享受补贴。
在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方面,“‘滨城’创业二十条”明确并优化了“高效办成创业一件事”的各项工作要求;完善政策宣讲、创业场地对接、项目募集等公共服务,并结合滨海新区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专项活动。
在金融支持方面,“‘滨城’创业二十条”提到,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提高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并且创新“创业险”产品,为初创企业筑牢风险屏障;针对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精准推出首次创业补贴、房租补贴、税收减免等帮扶举措,缓解创业初期的资金和场地压力。
为进一步加强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滨城’创业二十条”对创业培训、创业大赛等政策进行了完善,同时招募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组建创业导师库,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论证、创业讲座、企业诊断、结对帮扶等服务,开展“师带徒”培训。
此外,“‘滨城’创业二十条”支持搭建“创业全过程”信息系统,实现融资对接、政策匹配、孵化入驻等“一网通办”,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创业导师工作室、举办创业大赛、推出跨境孵化协同等举措,拓宽创业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滨城’创业二十条”在完善服务、优化培训、夯实孵化、丰富活动等方面力求实现创新突破,提升创业生态服务能级,帮助创业者提升能力、拓展资源、成功创业。滨海新区后续还将举办“滨城创业行”“创业导师面对面”等品牌活动,推动“创业一件事”集成服务落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