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构建“规范筑基、培训固基、服务拓基、数字优基”四维赋能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快办”转变,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
以标准化建设为根基,打造规范服务新样板。构建三级事项清单体系。系统梳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四大类202项服务事项,编制市、区县、街镇三级《标准化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同一事项全市通办”。推行“一窗通办”改革,设置“综合柜员制”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围绕72项社保基金业务梳理风险点189个,制定防范措施310项,提出协同防控环节84个,有效提升业务风险防控水平。
以系统化培训为抓手,提升队伍能力新高度。推动机关干部、新录用人员到窗口一线轮岗实训,实行“政策法规+实务操作”分级分类培训,制作业务经办专题培训视频,开展人社大讲堂、“人社处长讲政策”等活动,实现区县、街镇、村居三级经办人员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活动,培养省级及以上“人社知识通”“岗位练兵明星”30余人次。
以多元化服务为突破,创新便民惠民新举措。建立对接企业用工、重点群体、培训机构、市场资源的“四个对接”机制,建成社区就业服务站点5334个,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创新推出“预约+延时”“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年均办理业务超460万件。实施“揭榜挂帅”工程,围绕基层服务中难点堵点和群众需求,发布创新项目榜单20个,孵化出“全域性就业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一批优秀案例。联合经办机构打造年金服务驿站71个,全市建立年金企业1328家,参保职工16.5万人。
以数字化赋能为引擎,推出智慧经办新服务。建设“海右人才就业数智化平台”,推行线上线下业务经办和公共服务一体化,157项服务实现在线申办、54项业务“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创新数字员工系统,应用RPA技术开发62个智能场景,完成全流程自主办理社保业务143万笔。实现企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全流程智能办理,办理时间缩短5—8个工作日,跨省养老保险转移业务全流程自动化,打造转移业务“自动化智能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