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山东济宁:任城区精准服务促就业 助企纾困稳发展

2025.04.28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稳就业、保民生”工作部署,聚焦企业用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精准对接帮扶”等举措,全力破解企业“招人难”问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 搭建供需桥梁,拓宽招聘渠道

一是常态化校园招聘“引才”。主动对接省内外高校,组织辖区重点企业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叫响“运河之都·智汇任城”—校园直通车品牌。通过“送岗进校”活动,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吸引青年人才来任城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共组织90余家企业参加济宁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8场校园招聘,提供岗位27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60余人。二是高频次现场招聘“聚才”。每周三、周五定期举办民营企业招聘会,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重点企业招聘专区”,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系列招聘活动,创新开展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聚能汇才”大型招聘会、“就业大集”、“人才夜市”,优化就业供需对接机制,搭建家门口的“就业金桥”。三是“不打烊”线上招聘“揽才”。通过任城区人力资源市场、任城发布、任城人社等微信公众号和市场网站,广泛网罗企业用人需求信息,坚持每月两次公益性为企业发布岗位信息,并通过各镇街将招聘信息多频次推送给网络群,扩大招聘覆盖面。今年以来,已开展线下各类市场招聘会50场,线上发布企业需求信息9期,服务企业60余家次。中国人寿任城分公司人事招聘专员通过区人力资源市场公众号发布的招聘信息为企业发展招引到了合适人才。

二、 精准服务企业,破解用工难题

一是创建“一企一策”帮扶机制。组建“用工服务专班”,深入鲁鑫工程机械、宁润文正铸造、三强乳业等制造业、服务业等缺工企业走访调研,动态掌握用工需求,建立“一企一策”帮扶台账。针对企业反映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加强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对接,联合职业院校开展定向培训,并多渠道帮助企业推送缺工信息,招揽人才。二是建立“一对一”政策服务机制。坚持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平台、优服务、强保障,加力推动就业稳岗、失业扶持、创业贷款、技能培训等政策落实,建立“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建立服务企业人社工作群,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服务。三是创新直播带岗“云聘”模式。创新推出“直播带岗进企业”活动,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带领求职者“云参观”企业工作环境,实时解答薪资福利、晋升渠道等问题,提升招聘效率。今年以来,开展直播7场,直播吸引7万人次观看,为不能到现场就求的人员提供了便捷渠道,为力地拓宽了就业路径。

三、 优化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

一是实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服务台账,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建立就业服务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电话、短信、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和求职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二是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青年,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帮扶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三是创建“见习+留用”模式。以全区26家见习基地为载体,大力推广“青年就业见习计划”,鼓励企业开发技术、管理类见习岗位,对吸纳见习生的企业给予补贴。创新建立“见习+留用”模式,帮助青年积累经验,同时降低企业用人成本。2024年,挖掘开发企业见习岗位1459个,推荐344名青年上岗见习。今年以来,挖掘开发企业见习岗位333个,成功推荐213名青年人才上岗见习,留用率达50%以上。(崔艺献 王玉明)

  • 企业
  • 招聘
  • 服务
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稳就业、保民生”工作部署,聚焦企业用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精准对接帮扶”等举措,全力破解企业“招人难”问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 搭建供需桥梁,拓宽招聘渠道 一是常态化校园招聘“引才”。主动对接省内外高校,组织辖区重点企业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叫响“运河之都·智汇任城”—校园直通车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