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任城区人社部门以承接黄河流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为契机,铜鼓探索“1+2+3”工作模式,做优培训团队、完善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模式,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育机制。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培训宣讲活动20余次、1600余名劳资员轮训,形成《任城区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管理办法》,整合优质课程资源,确立政治、文化、业务和实践四领域课程类别,创新理论+实践指导的培训课程体系。
一是扩好一支队伍,培训更有保障。为保障培训顺利进行,人社部门遴选业务科室骨干,组建劳动关系协调员讲师团进行充分扩面,从传统的劳动保障检查和劳动人事仲裁员扩展到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等人社业务领域,更好满足劳动关系协调员学习人社综合知识的需求。同时,讲师团邀请部门法律顾问和公益律师团队作为客座讲师,开展法律宣传,普及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更好满足劳动关系协调员法律素养提升需求。
二是拉好两张清单,培训更有重点。充分发挥镇街、社区基层平台作用,在巡讲开始前,通过电话函询、微信咨询和走访问询等多种渠道,以规上工业企业、商务楼宇和辖区个体工商户政策需求为重点,以政治、文化、业务和实践四类归集形成《劳动关系高频业务宣讲需求清单》。针对基层劳动关系政策服务需求,人社部门组织梳理形成《劳动关系领域政策宣讲清单》,清单根据每次宣讲成果和企业需求变化动态更新,通过开展“靶向化”“订单式”巡讲模式,让政策宣传更具“准头”和“效度”。
三是用好三种形式,培训更具效果。针对任城区市场主体较多,工作时间繁忙的实际,任城区积极创新宣讲模式,推出了微企商户“小班制”、园区楼宇“大课堂”、“金牌公开课”三种特色培训模式,全力提升培训效果。一是“小班制”送宣讲。通过“送法进企业”“沿街门面小课堂”等形式将培训服务延伸到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商铺门店集中地,会上对商户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按需指导、互动解答,提升市场主体政策法规的知晓度。二是定期集中宣讲。每年在辖区内各镇(街道)基层平台、楼宇园区开展一次“大课堂”式集中宣讲,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全方位宣讲人社领域热点事项,实现技能培训和实际工作有效衔接,做到学以致用。今年“大课堂”集聚企业400余家、参训人次达900余人,发放《人社服务指南手册》《镇街人社业务需求培训问题解答》1200本。三是“公开课”线上宣讲。针对部分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繁忙,没空参加线下宣讲的问题,区人社部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组织各级获奖劳动关系协调员骨干,录制优质课程宣传片、开通“政策云课堂”直播帮助学习,进一步扩展了宣传的覆盖面。(孙晓光、刘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