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甘肃张掖:甘州“仲裁+”开辟多元解纷新路径

2024.11.27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社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区人社局创新工作模式,加强仲裁与法院、工会、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协作,探索优化“仲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

集成“仲裁+调解”工作模式。甘州区人社局整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会组织、女职工权益保护等职能服务,与区总工会、司法局、妇联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职能合力,高效、便捷的化解劳动争议。2024年1月至今,调解劳动纠纷20多起。区人社局还与区工会成立了“仲裁+工会”诉调对接室,区工会与法院成立了“工会+法院”诉调对接室,将劳动争议仲裁与司法调解、起诉立案有机衔接,同时就劳动争议仲裁可能产生的财产保全、强制执行、案后诉讼、诉源治理等问题与工会、人民法院加强联动,让复杂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裁、快结”。2024年,通过诉调对接室共为3批次16名职工维护了合法的劳动权益。

完善“仲裁+监察”协作机制。区劳动争议仲裁院与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加强协作,通过案件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协助等工作机制,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促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合力防范虚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推行“仲裁+企业”预警预防机制。2024年共为区属14户企业出具了《仲裁建议书》,为3户企业出具了《调解建议书》,给用人单位把脉会诊,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合规用工、劳动者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同时,常态长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调解员联系点制度,提升企业法治观念和依法规范用工能力,通过发放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手册、联系卡等方式,提高企业调解组织的管理服务水平,依法及时做好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工作。

发挥“仲裁+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甘州区人社与河西学院建立法学教研实训基地,12名河西学院法学院学生在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完成了实习任务,仲裁员与学校教授开展座谈研讨5次,仲裁业务骨干到法学院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授课1次,学生参与案件调解60余件,开展模拟庭审2次,共同研讨疑难案件15余件,观摩区法院庭审1次。通过上述合作,进一步推动法学教学与仲裁实践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有力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支持。

探索“仲裁+N”解纷助力机制。下一步,甘州区人社局将探索“仲裁+检察”模式,将劳动争议案件中使用童工的案件与检察院有效沟通,配合检察院公益诉讼;探索“仲裁+政协”模式,以政协委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为切入点,推出“政协委员+人民调解+仲裁审查”工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的深入实践;探索“仲裁+就业”求职服务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女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帮扶、劳动人事争议预防、政策咨询服务。(张育俊)

  • 争议
  • 劳动
  • 仲裁
  • 调解
年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社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区人社局创新工作模式,加强仲裁与法院、工会、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协作,探索优化“仲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 集成“仲裁+调解”工作模式。甘州区人社局整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会组织、女职工权益保护等职能服务,与区总工会、司法局、妇联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职能合力,高效、便捷的化解劳动争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