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坚持把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劳动用工风险防范行动、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行动“三项行动”,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关系治理“泗水模式”,着力维护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开展劳动用工风险防范行动。强化劳动关系领域形势分析研判,建立群体性劳动纠纷经常性排查和动态监测预警制度,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关系协调三方等单位收集有关资料,及时发现和积极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创新建立“泗水县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将出现欠薪问题的项目、企业纳入县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平台重点监管,划分为“黄、橙、红”三级动态管理,全面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加强同企业的联系沟通,及时获取信息,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今年以来,共开展劳动保障专项巡查11次,涉及务工人员3000余人,化解矛盾问题76件。
二是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推行“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法,依托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重点对出现预警的在建项目进行执法检查,开展劳动用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在建工地32个,组织“根治欠薪普法警示教育”“送法进工地”政策宣传活动12场次。强化源头治理,以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制度为重点,开展项目开工面谈交底、施工制度落实、完工验收结清“三课”服务。高标准做好“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欠薪线索办理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压实工作责任,每天召开调度会议,分析原因,针对性制定化解措施,推动问题快速销号处置。截至目前,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310件,线索按时办结率保持100%。
三是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行动。依托劳动关系服务队、集体协商指导员等各方力量,以欠薪风险为重点,主动上门为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服务,了解企业用工、工资发放等情况,对存在的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开出“用工处方”,提出改进建议。举办全市首场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105名参赛选手发放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育机制。创新建立仲裁监察联合办案机制,大力开展监察仲裁人员一体化办公,推行劳动争议纠纷“一窗受理、分流处理、联动办理”快查快处新模式,全县劳动争议案件平均结案周期缩短至不足10天,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调解成功率均保持100%。(西风、陈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