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江西:搭建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发挥保障民生大作用

2024.08.09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20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人社部门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理念,把推进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推进补充工伤保险试点、落实惠企降费政策、保障基金平稳运行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初步形成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放管服”创新,便民零距离。针对工伤保险业务办理流程多、时间长的问题,南康区社保中心通过优化工伤待遇申报流程,实现前台即时受理,初审岗即时审核待遇资料、流水明细,复核岗即时审核业务详情,实现工伤待遇申领“一次通办”。工伤待遇办结时限从39小时压缩到全年平均18小时,工伤待遇办结时限大幅压缩。

群众少跑腿 ,数字多跑路。为加快工伤职工医疗费报账进度,南康区社保中心优化工伤医疗费报账程序,简化操作流程,推行“工伤+互联网”服务,做优工伤业务“终端办”“简化办”,提升办理时效。主动对接区工伤保险定点医疗协议机构,与中心联网直接结算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只需承担自费部分医疗费用,切实减轻了企业和工伤职工的负担。2024年,又开通联网结算功能定点医疗协议机构4家,全区联网结算率平均每月达60%以上。

推进试点改革,强化专项扩面。近年来,南康区人社部门紧扣增强工伤保险的普及性、可持续性、便捷性、安全性、规范性,稳步推进工伤保险制度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有力地发挥保险“减震阀”作用,推动了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自赣州市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南康区广泛宣传、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以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为重点,开展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借助春季招聘会、社保服务进万家春暖行动等广泛宣传工伤保险政策,多措并举扎实推动补充工伤保险工作。今年上半年,38家企业按建筑项目参加补充工伤保险。

工伤费减负 ,“救命钱”监管增压。不折不扣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优惠政策,企业免申报,直接享受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今年上半年,共为3871家参保企业降低了工伤保险缴费比例,降费总额达600.57万元。为用好守好百姓的工伤“救命钱”,对全区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全部纳入信用管理,利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管理,对医药机构实施全覆盖监管,采取日常检查、交叉互查等形式,加大依法监管处罚力度,对不合理收费、串换项目(药品)、不规范诊疗、虚构服务和其他违法违规问题,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效果明显。

南康区聚焦工伤保险改革重点抓落实,创新机制求发展,做优经办强服务,加强监管求实效。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数字工伤”利民惠民,让“零距离”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大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展现南康区工伤保险“第一等工作”。(幸泽阳  温圣魏)

  • 工伤
  • 保险
  • 保障
  • 制度
  • 发挥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20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人社部门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理念,把推进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推进补充工伤保险试点、落实惠企降费政策、保障基金平稳运行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初步形成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放管服”创新,便民零距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