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

2024.06.17

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就业稳则社会稳、人心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就业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广西人社系统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学习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迅速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生动实践,打造更多体现“广西智慧”、展现“广西方案”、具有广西辨识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标志性成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力量。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本途径在发展。要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

一是坚持目标优先,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广西把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等就业主要指标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确保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的目标任务。

二是着力服务实体经济,夯实稳定和扩大就业基础。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是就业的重要来源。围绕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聚焦重点企业、重点产业以及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重点园区的需求,以“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推动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就业、社保、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以及产业工人、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要素保障,助力企业降本减负、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夯实稳定和扩大就业基础。特别是将发挥好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完善用工政企对接机制、企业缺工响应服务机制、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服务、企业规范用工服务机制等“四项机制”,集中开展支持园区企业用工专项活动,全链条服务企业用工,提升企业员工稳岗率和招工吸引力。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就业开辟新空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

重点群体就业稳,则就业大局稳。要坚持因人施策,分类帮扶,千方百计做到政策精准、落实精准、服务精准。

一是全力抓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准确把握青年特点和就业工作规律,不断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深化人社部门与属地院校建立结对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以“广西高校毕业生留桂计划”为牵引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加快释放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计划等政策性岗位资源。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1+2+10”供需对接行动,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早就业就好业,确保2024年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

二是扎实做好以脱贫劳动力为重点的农民工就业工作。统筹劳务输出、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持续深化粤桂、桂圳(深圳)和区内劳务协作,高质量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发挥粤桂高质量职教联盟、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作用,常态化开展“春暖农民工”“城暖农民工”等“点对点”送工服务,稳定1400多万农民工特别是260多万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

三是着力抓好困难群体就业。构建大龄、残疾、长期失业、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统筹用好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新时代新征程,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就业总量压力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领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破解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围绕就业更加充分、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就业保障稳步提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优服务,全力以赴实现无业者有业就、有业者技能提升、从业者收入增长、失业者得到救助,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供给。落实落细《关于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增强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继续实施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等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研究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有效释放政策红利,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稳岗扩岗。以《广西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办法(试行)》落地实施为契机,用好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等平台载体,带动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落实落细,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着力构建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就业供需匹配。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具有高知名度、辐射带动力强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探索商圈就业服务新模式,推出集求职招聘、创意市集、政策宣导于一体的“招聘市集”“招聘夜市”等特色活动,打造充分就业社区,增强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以广西“数智人社”信息系统为依托,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劳动者求职就业创业全过程、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大力提升服务效能。

三是着力构建更加高效的技能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就业参与能力。围绕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定位,深入实施“技能广西行动”,强化培训、教育与就业的协同联动,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深化“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持续打造“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师傅”三大品牌和“六堡茶师”“福绵裁缝”“恭城油茶师傅”等地方特色品牌。开展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行业拓展,更好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难题。加快建设广西首家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各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标文)

  • 高质量
  • 服务
  • 广西
  • 充分就业
广西人社系统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学习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迅速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生动实践,打造更多体现“广西智慧”、展现“广西方案”、具有广西辨识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标志性成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力量。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本途径在发展。要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 一是坚持目标优先,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推荐阅读